重庆酉阳非遗“鸭子龙”有点“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3 09:49

央广网重庆2月13日消息(记者白刁尹 实习生向文静 冉秀玲)春节期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年味十足,传统鸭子龙出灯表演喜迎新年的到来。在一片欢腾的锣鼓声中,一条鸭头、龙身、鱼尾的龙游行在古镇街道上,龙头高高扬起、上下摆动,龙眼炯炯有神,龙身伴随着音乐和鼓点节奏左右摇晃,犹如一条巨龙在空中翻腾。

25年坚守让非遗“女王龙”绽放光彩

在龙潭古镇巴罗寨,每逢春节或有重大喜事时,寨里的男女老幼都爱组织鸭子龙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巴罗寨老老少少消灾得福,家家户户生活美满幸福。

舞鸭子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央广网发 吴雁 摄)

鸭子龙作为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文化传统,也展示了磅礴的精神力量和旺盛的生命活力。龙潭镇鸭子龙彩扎技艺第十一代传承人冉光孝表示:“我从1999年开始接触鸭子龙彩扎,一直到现在。”

二十五年的光阴,独具匠心的坚守。除了冉光孝,龙潭镇目前还现存两位传承人,他们不仅是技艺的继承者,更是文化的守护者。

酉阳非遗“鸭子龙”三位传承人一家合照(左一冉光孝、左二田素珍、右一田茂银)(央广网发 冉秀玲摄)

据传承人田茂银介绍,鸭子龙活动始于汉朝,经唐、宋时期发展,至明清达到巅峰,目前在龙潭镇保持较高的活跃度。鸭子龙也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巧的制作工艺,成为了龙潭古镇标志性文化符号。

历经时间的沉淀,鸭子龙彩扎技艺历久弥新。传承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冉光孝提到,在他刚接触这项技艺时,龙身是将纸巾搓成条来捆绑固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用麻绳代替了纸条,相比之下更方便、更稳固。

鸭子龙的龙身(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制作一条鸭子龙并不是一个轻松活儿。冉光孝表示,鸭子龙从头到尾都是纯手工制作。一条鸭子龙长35余米,高3米,龙头、龙身和龙尾都是用若干竹篾制成的竹圈连接而成,全身用彩色鳞甲装饰,鳞甲又称之为菊花心甲,鳞甲的中间打成菊花一样,嵌入龙身,使得整个鸭子龙更加符合其“女龙王”的身份。鳞甲的数量之多,手工工艺较为繁杂,所以现如今,在面对赶制鸭子龙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机器工艺制作鳞甲。在制作龙头时,会使用特定的扎花工艺制作一些花朵用于装饰。

制作龙身的鳞甲(央广网发 冉秀玲摄)

鸭子龙的龙尾形似“鱼尾”(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鸭子龙出灯后要由不少于40人组成的活动班子挨家挨户地玩“鸭子龙灯”。龙头一般有40至60公斤,因此,舞龙头十分费力,一般需要三四位身强力壮的男性替换着舞。舞龙头除了要承担龙头的重量外,还要模拟出古代女性走路的姿势,来贴切鸭子龙雌性的身份。

出灯队伍前侧由“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两面牌子做招牌,两面战锣开道。鸭子龙在人们的簇拥下头嘴大张,大大的“王”字镶嵌在龙头,龙背上用绣球和八卦图点缀的令旗迎风招展,龙身上披甲戴鳞,印着大花,十分威风。

鸭子龙表演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非遗“鸭子龙”寓意美好风调雨顺

“鸭子龙对于我们巴罗寨,甚至是整个龙潭镇来说,拥有着美好的寓意。”冉光孝回忆,“在2011年,龙潭镇闹旱灾,接近一个月滴雨未下。附近的村民就来找我们扎鸭子龙,希望通过鸭子龙表演来祈雨。当时鸭子龙马上制作好了,只差最后一步点睛,我刚将龙眼点上,天空就下起了小雨。”

民间流传在初六表演,正月十五送龙归海。那次扎演的佳话一直口口相传至今,也坚定了当地村民对传统鸭子龙表演传承的决心。

鸭子龙龙头局部(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对我来说,扎鸭子龙扎的不是头、身、尾,而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冉光孝眼神坚毅地表示。传承人们并没有专门的彩扎工作室,家门口的院坝就是他们的工作室。彩扎过程非常复杂,工程量极大,即便是这样,冉光孝还是想把鸭子龙彩扎技艺继续做下去,传承下去。

“我们希望鸭子龙不要传到我们这代就失传了。”冉光孝开玩笑似地说,但言语间也透露出对鸭子龙未来发展的忧虑。

鸭子龙制作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舞龙舞狮作为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幸福安康。这一年俗,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文化魅力,还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开创美好生活、开启充满希望的新年的愿景。

“鸭子龙是祥瑞的象征,我想在龙年把这份美好祝福传递给大家。”冉光孝表示,舞新龙,迎新年,相信来年一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