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开播 大足12项非遗展风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1 21:06

9月7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播出重庆篇,重庆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节目中呈现。其中,大足非遗项目共计12项,占比近40%,从开篇到结尾,从石雕到美食,展现着大足的文化气韵。

《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播出。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播出。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双桥杂技。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双桥杂技。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双桥杂技

“双桥杂技”是活跃在大足区双桥经开区民间的一项杂技表演活动。双桥境地每逢年节喜庆、每遇农家大事,一直都有“杂技”活跃在镇街乡间,杂技演出成为了双桥的传统习俗,延续至今。

双桥“杂技”项目的基本内容表现在演出内容上:开场“办交割”、中途小丑串场、各类型的杂技表演等。“双桥杂技”的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顶功、倒立、翻滚,以及小型魔术、气功、高竿等10余个杂技类型,单项节目50余个。

大足石雕。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足石雕。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足石雕

大足石雕是大足区境内唐宋以来流传至今的石雕艺术的总称。其起源唐朝初期,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相伴而生。2009年9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足梅丝拳。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足梅丝拳。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足梅丝拳

大足梅丝拳流传至今,已逾130余年,亦可谓源远流长。查阅我国现有而相关的武术资料,没有见到出入一辙之拳种,在全国可谓之独一无二也。

大足梅丝拳2011年4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6月命名大足区北山学校为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大足剪纸。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足剪纸。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足剪纸

大足剪纸是在本土传统剪纸的基础上,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内容为主,兼及地方生活题材,以中国南派剪纸技法为基础技法,有机融入版画、图案等多样美术基因创新而成的、具有很强观赏美感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剪纸艺术。

2014年1月,大足剪纸被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双桥狮舞。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双桥狮舞。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双桥狮舞

双桥民间狮舞,历史悠久,渝西知名。传承了重庆一方民间狮子舞的各种玩法路数,堪称重庆渝西地区全套狮子舞的典型代表。

双桥玩狮子一为驱邪降福、消灾祛病、祈求吉祥;二用舞狮子来拜年、拜祖,祈求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家业殷实;三为民族团结、相互沟通,游艺乡里、热闹民间。

万古鲤鱼灯舞

万古鲤鱼灯舞是重庆市大足区独具地方特色的灯棚类民间舞蹈。鲤鱼灯道具用竹篾绑扎成骨架,以白绫或皮纸裱糊彩绘而成,头、尾各有一支撑木棒,供前后两人手执玩舞。舞蹈模拟鲤鱼在水中生活的各种自然形态和习性。

人们通过舞鱼,寄托“吉庆祥和”的期盼,和“年年有余(鱼)”的诉求。这一拟物类舞蹈,广泛流行于当地民间的“岁时年节”“寿庆婚嫁”等礼仪活动之中。凡属喜庆热闹的场合,“耍鲤鱼”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民间习俗。

龙水小五金锻打刀。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龙水小五金锻打刀。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龙水小五金锻打刀

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在生产凿石匠作工具和冶铁练兵中诞生。之后转入民用五金制品生产,已有1200多年历史。2009年9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唐末,大足规模浩大的石刻造像和“五分制佛、半月剃发”推动了龙水匠具、剃刀业的新发展。清末民初,军阀混战,龙水再次成为西南地区制造武器的重要基地,抗战期间龙水五金出现新跨越。民国时期以手工锻打刀为代表的龙水铁器在四川与重庆、成都鼎足而三。解放后,龙水铁器以“小五金”名世,在全国形成了“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西南有龙水小五金” 的美誉。

石马植物染手工制作技艺

石马植物染手工制作技艺,源自云南,第五代传人刘萍在2000年左右举家搬迁至石马、拾万一带居住,带领村民们种植染材花卉,传授技艺。“植物染”是使用天然植物进行织物染色的手工制作技艺,共有“生染”、“媒染”、“煮染”、“发酵染”、“拓染”、“套染”、“扎染”七中方式。

邮亭鲫鱼传统制作技艺

邮亭,乃旧时上到重庆,下达成都必经之驿站,自古为成渝交通咽喉,史称“邮亭铺”。据传,清代咸丰年间,南来北往的行人停留邮亭铺,喝茶、打牌、吃饭、住宿。于是,本地的一些精明的渔民便依托邮亭铺开起了路边鲫鱼店,熬鲫鱼汤、煮鲫鱼方便行人食用。

这里煮出的鲫鱼以其味鲜、细嫩,赢得过往官家和商贾大加赞赏。天长日久,名声远播,生意日渐红火。在文化人的指点下,邮亭很多餐饮店便挂出了“邮亭鲫鱼”招牌,此后逐渐形成了享誉巴蜀、名满西南的特色菜品。

大足冬菜酿制技艺

雍溪口水兔起源于1919年,由雍溪乡老街口的一家川菜馆的特色菜改良而来,雍溪口水兔选用四川地区的食草白兔,采用宽油炸制、秘制调料煸炒等工艺,手工制作,独具匠心。雍溪口水兔是小川东古道上的传统美食,在往来食客的觥筹交错之间,绵延出百年的历史。

中敖火龙。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敖火龙。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敖火龙

“中敖火龙”起于宋末,是一种“忠孝”文化活动,被纪念的忠臣为南宋昌州大足县中敖镇人赵昴发。

中敖火龙,用竹条捆扎成龙形骨架,糊上皮纸,彩绘而成。一般分九节、十一节、十五节等大小不同、长短各异。龙头造型雄伟,呈“S”型,装饰华丽,为其他地区所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