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发展纪实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2 04:17

2024年3月,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光磊带队赴荣昌区实地调研“点亮乡村太阳能路灯”等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市慈善总会的“慈善+渝快保”项目已为全市近3万名困难群众送去保障。

(本组图片由市慈善联合总会供图)

4月28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庆市慈善总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重庆市慈善总会成立于1994年,30年来,总会始终以“慈善为民、依法行善,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在扶贫济困、助医助学、乡村振兴、救助危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截至2023年12月,共募集款物87.75亿元,惠及市内外群众1000万人次以上。

2016年以来,总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先后成立,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时任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的刘光磊任会长,重庆慈善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2016—2023年,总会累计筹募款物62.79亿元,救助总支出60.05亿元,受益群众数百万人次。

作为5A级社会组织,多年来,总会先后荣获全国、全市各类奖励表彰数十次。2021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中华慈善奖”“重庆慈善奖”等表彰。

近日,市慈善总会更名为市慈善联合总会,是我市为优化慈善配置、更好地发挥慈善组织作用、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重大调整,对新时代重庆慈善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慈善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总会坚持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慈善发展的头等大事,将涓涓爱心汇聚成了磅礴的力量。2016—2020年,用于脱贫攻坚的款物达27.65亿元,占同期总支出的85%以上,帮扶贫困人口123万人次,成为重庆社会力量扶贫的主力军。

总会开展产业扶贫,助推18个区县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产业。开展教育扶贫,资助3.5万余名贫困学子如期完成了学业,2所新建的希望小学响起了琅琅读书声。开展健康扶贫,帮助14个贫困区县设立各1000万元以上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累计救助贫困患者32万人次。争取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12.43亿元,救助贫困癌病患者7.64万人次。身患白血病的石柱县女孩刘佳雪,就从中受益,顺利完成骨髓移植手术。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圆满完成,总会又踏上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出台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计划2021—2026年六年捐赠投入30亿元以上帮扶资金,实施1000个项目,打造乡村振兴公益品牌项目20个以上。

从2022年起,总会创新举办“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公益活动,连续两年联动全市41个区县、数十家社会组织及志愿服务组织,精心策划上线517个项目,动员957万人次参与,募集资金7.11亿元,一批项目已收到较好成效。例如,“点亮乡村”项目,在全市156个乡镇安装太阳能路灯4.6万余盏,惠及村民50多万人。“但见山乡辣椒红”项目,让1600多户农户增收,辣椒品质也得到改善。

2021—2023年,总会用于乡村振兴的款物22.87亿元,占同期总支出的85%以上。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2万多名慈善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义诊、电商培训等公益活动;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办了7个慈善超市,送发慈善款物942万元,惠及当地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数万人次。总会先后派出两名工作人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专职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收到了良好效果。

总会助力乡村振兴不遗余力,扶弱济困工作同样成效显著。2016—2023年,总会先后筹集款物2.3亿元,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春节慰问、关怀孤寡老人、困境儿童和环卫工人等助困活动,让20多万名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重庆互联网募捐走在全国前列

大山大水铸就了重庆人敢于创新的性格,为慈善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近年来,总会通过组建互联网募捐部门,开通一批网络募捐平台,逐步完成了与互联网的亲密牵手。

在“99公益日”活动中,2016—2023年,总会募捐额持续位居全国慈善组织前列。2023年,全市3/4的街镇、1/3的村居、300多万人次参加了总会组织的互联网募捐。互联网募捐额在总会募捐总额的占比逐年增长,2023年已超70%,成为重庆慈善募捐的主渠道。

截至2023年12月,总会在全国12个互联网募捐平台共募集善款27.41亿元,累计动员超过1亿人次参与捐赠,实施救助项目1000个以上。

走进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时刻能感受到这里乡村振兴已按下“快进键”——产业路修通后,村民们纷纷回家修房,就业创业;90万元慈善资金的注入让中坝村的茶园发展蓬勃兴旺,520户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更有村民当起了“主播”,线上销售土特产,将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传递到各地。种种变化离不开綦江区慈善会“一村一梦”互联网募捐项目的助力。

在巫山县,“空巢老人爱心餐”项目照顾了老人们的胃,更温暖了老人们的心,让他们有个幸福安宁的晚年;在石柱县,“土家孩子求学梦”项目已经走出了一条“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助学育人之路,成为了石柱“助学启智工程”响亮的名片。

目前,重庆已形成“1+41X+N”的互联网慈善发展格局。“1”即重庆市慈善总会充分发挥枢纽型公募慈善组织的平台作用;“41X”是各区县慈善会,带动一大批街道、乡镇、村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N”是市慈善总会带动市级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形成慈善组织、学术界、媒体、企业以及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以促进专业化、多元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互联网慈善的长足发展局面。

创新项目把重庆慈善的名片越擦越亮

在救助方面,总会从小事着眼,创新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慈善品牌,取得突出社会效益。

2018年以来,总会创新推出的10辆“助浴快车”已开进28个区县的100多个社区、街道、乡镇和养老机构,累计为失能半失能老人送去舒适和温暖达6万多人次。这一项目也成为全国慈善领域的新亮点。

为减轻大病困难群众的负担,总会在15个区县设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累计救助大病患者33万人次。2023年,又与安诚保险公司合作,创新推出“慈善+渝快保”项目,对大病困难患者医疗费用自费部分给予商业保险救助保障。2023年在潼南区成功试点,2024年联合21个区县慈善会为2.27万困难群众购买“重庆渝快保”,其中总会捐赠配套资金10%。

总会还开展老年食堂助餐行动,截至2023年,通过线上线下捐赠投入资金769万元,4个区县约51.2万人次老人受益。

为帮助城镇困难群众,总会支持全市90多个乡镇街道设立340支社区阳光基金,累计受益群众11万余人次。青龙山陵园公益墓地已为近千个困难家庭解决家人逝后安葬问题。

总会慈善基金质量也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底,总会累计设立慈善基金125支,基金总额7.53亿元。探索建立的金融慈善平台,近年先后与信托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5个助医助学慈善信托项目。

一个个创新项目,把重庆慈善的名片越擦越亮。

七条举措彰显慈善新作为

为积极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重庆市慈善总会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推进两地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会的“助浴快车”开进成都市青羊区、四川省德阳市,为150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免费洗浴。四川泸定地震后,总会组织爱心企业捐赠款物300多万元,帮助开展抗震救灾。

重庆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源于这座城市的慈心善举,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力扶持。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委主要领导对慈善工作的批示精神,总会提出了七条举措: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批示精神,明确新重庆新慈善新作为的新任务;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扶弱济困取得新成绩;三是壮大慈善志愿者队伍实现新发展;四是互联网慈善取得新业绩;五是持续打造慈善新品牌;六是弘扬慈善文化达到新水平;七是党建引领展现新气象。

爱心闪耀新重庆,慈善彰显新作为。总会长期遵循的工作目标是联合全市慈善力量,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全市乡村振兴、扶弱济困;互联网募捐平稳增长,筹募总额持续保持在全市首位、全国前列;初步建成慈善领域自律体系和自治体系;努力将市慈善联合总会建设成为全市实力最强、口碑最好、群众最放心,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慈善组织。

更名后的市慈善联合总会,承担着新的职能、新的使命。它既增加了引领、协调、指导、服务慈善组织的新职能,又保留了原有慈善机构募集款物、慈善救助的主业。

前程远大,使命催征。重庆慈善事业必将迎来更加宽广宏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