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福地 六养潼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1 22:34

走过70年风雨历程,如今的潼南已成为阡陌纵横、花好菜香的巴蜀福地、六养胜地。

杨?公烈士陵园

潼南大佛寺

人工运河风光

崇龛油菜花海

蔬菜博览中心

柏梓柠檬小镇

  这里是潼南,一方红色浸润的家园;

  这里是潼南,一座草木芬芳的花园;

  这里是潼南,一处蔬果飘香的田园……

  潼南公元373年建制设县,1914年,因地处潼川府之南更名为潼南。

  潼南乃巴蜀福地、六养胜地——

  秀美风光养眼养心。潼南风光秀美,拥有“中国最美花海”,涪江琼江横贯全境,是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花园城市、滨江城市、田园城市既养眼又养心。

  绿色生活养颜养生。潼南是中国西部菜都、柠檬之都,不仅有新鲜蔬菜水果,更有十八道特色美食,还有柠檬、玫瑰、桑葚等系列美容和健康产品,绿色生活、品质生活既养颜又养生。

  优秀文化养气养福。潼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以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家风文化、非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优秀文化,既可以涵养人民的浩然之气、和谐之气、人生正气,也可以滋养个人之福、家庭之福、社会之福。

  红色文化耀古镇

  古镇双江,是革命先烈杨?公和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

  1906年,杨?公8岁,杨家私塾里,同窗们一边背诵诗文,一边摇着扇子。杨?公发现一位同门的扇子上印满了字,便借过扇子,看看上面印了些啥。这一看不由怒发冲冠,高声斥道:“国耻!国耻!简直是莫大的国耻!”说罢将纸扇狠狠掷在地上。四座皆惊,不明杨?公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原来,那扇面上竟印着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这显然是这个国家借推销洋货来宣扬侵略。扇子坏了,那位同门噘着嘴,杨?公向他道了歉,并承诺照价赔偿。然后,他又对大家说:“但这种侮我中华民族的洋货,大家决不能用!”

  1913年,杨?公15岁,他从双江的一座大宅院里展开翅膀,向一条叫做“革命”的路,义无反顾地飞去。

  1916年到1919年,杨?公四次出生入死,两入日本监牢。

  1924年1月,在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上海成立的情况下,杨?公与吴玉章在成都成立了中国青年共产党。1925年,当他们得知中共已经成立并成为全国性大党的信息后,杨?公解散了中国青年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2月,中共中央成立派出机构——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重庆和四川革命运动,任命杨?公为首任书记。

  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4月,杨?公不幸被捕,割舌、剜目、砍手,也不能阻止他不屈的抗争,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仅29岁的青春生命。

  杨?公为革命奉献自己,同时又指引全家革命。杨尚昆曾说:“我们家在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时就有6个共产党员,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为什么从一个家庭里会出这么多共产党员?这有外部环境影响和家庭内部状况两方面的原因……从家庭内部来说,同我四哥杨?公直接有关。”杨尚昆一直将四哥杨?公称为他“早年的革命引路人”,正是在杨?公的直接引导下,杨尚昆走上了革命道路。

  双江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因猴溪、凫溪环抱而得名,距今已四百余年。

  放眼古镇,有中街、东街、上西街、下西街、老猪巷9条街道,拥有禹王宫、杨氏民宅、四知堂、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等20余处大型古建筑,以及陆军机械化学校、营房和中正室、将军楼等重要抗战遗址。这些深宅大院造型讲究,古朴典雅,流淌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

  坐落于此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宅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被建筑学专家梁思成称为“民族的瑰宝”。宅院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由七间四进组成,每进均有天井、栏杆、回廊、花台。院内的葡萄、腊梅、芭蕉和风火墙上的洋槐树,均成活百年之久,默默见证着沧桑岁月。

  走进双江,又怎可错过?公旧居和尚昆出生地?满怀敬意参观陈列展览,瞻仰伟人遗照,似有英魂长留,余音绕梁。?公遗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头可断,志不可夺。尚昆嘱托:潼南奋进!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催人奋发。红色的基因,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古镇双江,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座深宅大院的每一个天井,都长满了青苔和故事。

  巴渝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以及每到岁末年初上演的年俗文化,让双江古镇厚重而深邃。行走其间,心中油然生起的情愫,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乡愁缱绻。

  巴蜀福地藏金佛

  雍正甲辰(1724 年)暮春,被康熙帝评价为“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帝赞誉为“流芬竹帛,卓然一代完人”的清代名臣张鹏翮奉命还朝,从涪江水路途经潼南,游览了江边寺庙。张鹏翮与住持谈起明代大学士席书兄弟三人在此留下的送别诗,想起自己兄弟三人的往日情谊,遂提笔写下《次石壁三席诗原韵》七绝三首。后与同朝谈及宁川(现潼南)定明山:“金佛慈颜,感照民善,知礼识义,士女忠孝,地灵人杰,终有归焉!”逝后,葬于潼南区境内的庆元山下。

  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钦命曾国藩为四川乡试正考官。他途经潼南拜金佛,题写一联。上联为:境讶虎溪,绿水一江环净域;下联为:地称鹫岭,青山万点拥禅关。至今仍镌刻于正殿山门。

  咸丰四年(1854 年),左宗棠入佐湖南巡抚幕府,在协助四川作战中,一日带兵作战至遂宁一线,得知离遂宁不远的潼南一座寺庙里,有一尊金身大佛菩萨,遂前往瞻仰。寺庙住持请他留下墨宝,左宗棠不假思索,写下“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住持命人把楹联也刻在正殿山门上。

  同治八年(1869 年),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奉命入川,四川总督吴棠安排人员陪同游览巴蜀胜景,时值潼南寺庙举行第三次饰金活动,便前往瞻仰。按习惯,到寺内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住持都要恭请他们留下墨宝,身为朝庭重臣的李鸿章也不例外,题下“参天捧日”四个字。住持命人将这四个大字题刻于寺庙石磴琴声处。

  一众清代名臣、重臣挥毫撰诗题字的寺庙,正是潼南的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潼城以西的定明山下,涪水之滨,距今已有1100余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树掩映、亭阁飞檐的古寺内,存有始于隋、盛于唐宋、继于明清、迄至民国,延续时间1400余年的儒、释、道三教造像126龛928尊。

  大佛寺有大佛殿、观音殿、玉皇殿等古建筑,有八丈金仙、石磴琴声、顶天佛字、翠屏秋月等十八胜景。

  论镇寺之宝,世界第一室内饰金大佛当仁不让。进得雄伟壮观的大佛阁内,凝望身高18.43米,胸围8.35米的释迦牟尼佛时,肃穆之气扑面而来。大佛依山面江,赤足端坐,那慈祥的面容,端庄的神态,让躁动之心顷刻间趋于宁静。这尊全身鎏金的大佛称“八丈金仙”,始凿于唐代,宋代续凿其身,唐头宋身,开凿前后历时290多年,历经5次穿金,佛像雕刻精美,金身光亮闪烁。

  壮哉,大佛!美哉,大佛寺!

  走出大佛寺北门,便来到景观工程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的大佛寺湿地公园,相连的还有在建的潼南蔬菜主题公园,休闲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寺庙依山凿就,公园临江而建,当山里的钟声缓慢而悠长地响起,清澈如镜的江面上,正映照着一张张安静而平和的面庞。

  运河悠悠四十载

  潼南水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巴蜀水乡。涪江、琼江贯穿全境,流程达194公里,另有呈树枝状排列的大小溪河73条,小二型以上水库70余座。纵横交错的水系在巴渝腹心地镌刻出1583平方公里浅丘与河谷坝地相间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而承载着新中国潼南人精神的,是让103万潼南儿女心心念念的人工运河。

  上世纪70年代,潼南人民以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豪迈气概,历时3年拦河筑坝、建站发电,点亮万家灯火,造福百万人民,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

  那是1977年12月6日,万物瑟缩的日子,桂林坝却是热火朝天,30多里长的涪江沿岸,人流如织。为修建三块石电站,10余万潼南儿女自带工具、被褥和粮食,掘河道,筑河堤,修电站。

  为了建这座电站,壮劳力们都来了,短的两三个月一轮换,长则一年半载不回家。没钱买压路机,就用水泥钢筋铸出10多吨重的大滚子,在大堤上来回碾压。整个工程开挖、安砌土石方达447万立方米,均靠人们用钢钎一点点抠、用肩膀一筐筐挑。当年人们用血汗凝成的“三块石精神”被誉为“红旗渠精神的传承”。

  电站于1979年9月1日发电,运河还担负着饮用水源地、灌溉、防洪、航运等多种功能,距今已近40年。

  凝望宁静而秀美的运河,碧绿清澈之水,就像一匹缓缓铺开的绿绸缎,细腻、柔滑、莹润。运河两岸,柳丝袅袅,垂影如画,村落星落棋布,十几座人行天桥横卧于碧波之上,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运河靠北的山叫做八面山,山上有十里桃林,年年春来,连成片汇成海的桃花,都会红着脸儿,赶赴一场与运河的约会。相邻八面山的九龙山,一座城市森林公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潼南城市生态的一叶“绿肺”。

  盈盈一水间,勤劳的潼南儿女在这里用血汗谱写的壮丽史诗,铺天盖地而来。长锸与铁戟钢锤激荡,钟鼓钹磬锵锵作响,澎湃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潼南儿女用双手,筑起千里涪江第一坝,凿通长15.2公里、宽110米的人工运河,是新中国时期开凿的第一大运河,创造出人间奇迹。

  潼南一路走来的这40年,每一程,每一步,都凝聚着潼南儿女“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敢创第一”的“三块石精神”。

  运河之母是涪江,潼城之美在涪江。涪江与潼南彼此渗透穿越,集山水之灵,潼南在涪江的滋养下,深深地植根于河畔,积淀 “三块石精神”的真谛,彰显着潼南这座城市的浩荡之气。

  漫步在涪江、琼江和人工运河岸边,看水鸟翻飞,听浆声咿呀,偶见长虹卧波,会让被喧嚣尘世磨起了茧子的心,蓦地柔软起来。而每年在涪江潼南城区段举办的“水韵潼南”系列活动,疾速竞渡龙舟赛、超级酷炫水上飞、怡然自得画舫游,又会在刹那间,让人激情澎湃。

  陈抟故里菜花黄

  在涪江西边,有她的一级支流——琼江,在琼江流入潼南的第一站——崇龛镇,诞生了道教至尊陈抟和中国最美油菜花海。

  陈抟(公元871—989年),中华睡仙第一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养生专家,赐号希夷先生,世称陈抟老祖。

  崇龛,建于隋代开皇三年,原名隆龛。公元 616 年,隆龛镇升建为隆龛县,公元 712 年,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改名崇龛县。公元 967年,崇龛县降为崇龛镇,境内史家坝有古县城遗址。

  公元871年,陈抟与崇龛相见,初来乍到的第一声儿啼,在崇龛的上空,嘹亮地响起。长大后,因屡考进士不第,遂辞别父母,离开崇龛外出学道,云游四方,与青山绿水为伴。相传老祖一生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创立养生蛰伏法,长于睡功,活到118岁高龄,后人称其为“睡仙”。

  想当初,陈抟背井离乡去学道时,绝然想不到,一朵不起眼的油菜花,会在千年之后,将家乡崇龛怒放成花的天地,花的汪洋。一沐春风万顷黄。“十里菜花、黄金铺地”的崇龛,正从陈抟老祖的睡梦中醒来,融入到世界的怀抱。

  崇龛烟波岭上,陈抟老祖与宋王下棋的千年棋局和古朴典雅的凌虚阁,仿佛让人触摸到先贤的圣洁高古;分别从遂宁和安岳境内流出的两条碧水,在烟波岭下合流,谓之琼江,此处也称“双龙汇”。琼江平静如烟,光洁如镜,千年古镇崇龛就座落在这青山绿水间,春季柳绿绕岸,夏日风动荷香,秋高霜重水澄,冬深长岸残雪,四时美景,无不怡人,尤以春季十里花香闻名于世。

  三万多亩油菜花海,巨幅画卷一般,大气磅礴地铺展眼前——那漫山遍野的黄,沿江绕岸的黄。黄透了,黄熟了,黄得金灿灿,黄得明艳艳。而身边的那条琼江,悠缓中淌出清亮的绿来,缠绕着菜花的黄,相得益彰。

  站在陈抟山上极目远眺,由绿色农作物和金黄油菜花组成的直径236米、目前世界最大的太极图案,让游人既可领悟陈抟“天地合一、日月为易”的和谐理念,又可领略“七彩花海云外赏,三春大地日边来”之诗情画意。盛开于大江南北的油菜花,在中国西部的绿色菜都潼南,彰显出一种睿智,一种气势,一种深邃。

  崇龛古镇流淌着传统文化的琼浆,厚重的人文底蕴,成就了画里乡村的古色古香。烟波岭、凌虚阁和陈抟铜像及千年棋局等景观,以其视野的宽阔、气度的宏大和兼包并容的文化血脉,构成了七彩花海呈祥瑞、流金大地展辉煌的巨幅山水长卷。游人来到这里,或登山观景,或游江赏花,或空中俯视,或乘观光火车漫游,徜徉在这画里乡村,远离尘世,释放烦恼。

  陈抟故里菜花黄。

  那黄,如火焰的光芒,如碎金的汪洋。翻卷,奔腾,澎湃,漫过来,漫过三月,漫过绵延的时光。

  美丽春天从潼南开始。每年三月,“花漾潼南”系列节会活动,都会如约拉开巴山蜀水春暖花开的宏大序幕。先有菜花金黄,再有梨花如雪、桃红绽妍,还有浪漫玫瑰、芬芳柠檬,更有牡丹雍容、荷花绰约……北纬30度的潼南,月月有花,季换花变,暗香袭人。

  西部菜都潼南绿

  得益于涪琼两江横贯全境,沿江两岸镶嵌着百万亩肥沃的冲击坝地,其中尤以双坝、大佛坝、罐坝最有名。

  潼南区桂林街道双坝社区位于涪江和人工运河之间,种植蔬菜条件得天独厚。在这里提起全国劳模、党委书记朱席武,可谓是妇孺皆知。2000年初,他就带领村民到巴南学种大棚辣椒,帮助乡亲们增收。2004年,在朱席武的积极争取下,双坝社区承担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丰收计划项目并获得成功,从而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重点示范基地。

  为把“蔬菜种在市场上”, 朱席武在双坝社区成立了首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把蔬菜销售到了重庆主城区和四川、河北、北京、上海等十几个省市,以及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同时,他带头并鼓励村民到本区其他镇街和四川遂宁、南充等地去承包土地种植蔬菜,修建冻库储存蔬菜,实现错峰销售,让乡亲们赚足了“票子”,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

  逐水而居的潼南先辈们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善于创新的新一代潼南儿女将之发扬光大,尤其是种植蔬菜,潼南人更是种出了名堂,种出了名气,种出了名声。近年来,潼南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心无旁骛发展蔬菜种植,涌现出了许多朱席武式的“蔬菜大王”,吸引

  了众多社会资本投资潼南现代农业,赢得了“西部菜都”的美誉。

  从金佛大桥望出去,一边是双坝,一边是大佛坝。

  大佛坝这边,有涛涛涪江不舍昼夜的流淌,有寺庙,庙里,那尊千年的金大佛,赤足端坐,庄严而慈祥,慧眼所及,是星星点点的农舍,郁郁葱葱的苗圃,波光粼粼的鱼塘,畦畦行行的蔬菜。

  双坝这边,有运河,更有蔬菜。

  河水清澈,菜园无边。

  大朵大朵绿色的圆球,是大白菜;一柄一柄绿色的剑叶,是蒜苗;莴笋在大口地吐翠,四季豆正悠闲地荡着秋千。最大的方阵是一直向天边铺展而去的萝卜,顶着高高的绿缨子,雄纠纠气昂昂。再看那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望不到尽头的蔬菜,齐刷刷亮相于一马平川的河坝,把绿色渲染到极致,那耀眼的绿,那浩瀚的绿,那浓得化不开的绿!

  万亩蔬菜基地紧挨着日新月异的潼南江北新城,让人感觉城市是田园依偎的城市,田园是城市俯瞰的田园。

  从连接大佛坝和双坝的金佛大桥驱车出发,半个小时后又来到一坝——太安罐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万余平方米的蔬菜博览园内,配备了可移动天窗、升降温系统和遮阳系统,由电子系统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在这个现代化的菜园子里,有土培、水培、雾培、袋培、立式栽培等诸多与高科技牵手的栽培方式,所孕育出的奇蔬异果,让人惊叹不已。

  从玻璃建成的蔬菜博览园出来,就是碧绿无边的罐坝蔬菜基地。潼南有12个高标准万亩级蔬菜基地,罐坝蔬菜基地是其中之一。潼南,年蔬菜复种面积100万亩、产量200万吨,鲜销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西部第一、全国县域第二,是渝蓉两大城市的“菜篮子”。

  从高楼大厦,从汹涌人潮,从电脑手机上移开的目光,再一次随了那无边的绿意、那厚重的农耕文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而无羁地飞翔。

  万果之王柠檬香

  说起潼南柠檬,首先得说说潼南创新举办中国·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为让更多优质潼南柠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17年11月3日,首届中国·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开幕暨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在潼南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和港台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新疆等全国各地的客商代表,来自云南、四川、海南、重庆的产区代表齐聚潼南,共襄盛举。在这届节会上,主办方作了“农业+旅游+体育”的尝试,举办了重庆市农民采收运动会,全市各区县组队参赛,比赛分定时采摘鲜果、接力挑运进仓、套袋包装封箱三个环节,200多名农民选手你追我赶,在香气弥漫的柠檬基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说起潼南柠檬,还得说说潼南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为了扩大中国·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宜居宜业宜游潼南城市魅力,在第二届中国·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期间,主办方再次唱起“农业+旅游+体育”的好戏。2018年11月11日,“柠檬之都·美丽田园”汇达柠檬杯潼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潼南举行,赛事设有半程马拉松、迷你跑两个项目,来自上海、北京、重庆等29个省、市、自治区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家的近5000名参赛选手参加,柠檬造型的完赛奖牌让参赛选手爱不释手。次日,潼南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概况在CCTV5《体育晨报》中播出,一场农耕文化与马拉松文化完美结合的体育赛事注定让八方跑友印象深刻,也让潼南国际柠檬节更加声名远扬。

  举办大型赛事的初衷和底气都源自潼南又一含金量十足的产业——柠檬。

  走进潼南柏梓柠檬基地,你发现,满世界都挂着柠檬果,满世界都飘荡着柠檬香,那清冽、清爽、清新的气息沁人心脾。有“万果之王”美誉的小果子,透着阳光般的颜色,它们点亮了这片土地,也点亮了这片土地上的日子。

  从柠檬树林里出来的时候,你才明白,其实根本就没有走出柠檬的视线。

  站得高才看得远,登上高高的观景台,你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是折服的、感佩的一口气。或者这个时候看到的,才称得上是柠檬的王国。

  这个王国,以万亩的规模,以碧绿的色调,排列成巨型方阵,一直向天边铺去。

  而眼前这个声势浩大的柠檬王国,也只是潼南30万亩柠檬园的其中一分子。

  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第一的潼南柠檬,通过GAP(盖普)认证达到国际标准,已纳入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名录,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首届智博会上,潼南发布了中国首个“柠檬指数”,形成集种植、研发、加工、储运、销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带来30亿元的年产值。

  2016年上半年的一天, 30吨柠檬鲜果在中国柠檬产业领军品牌——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檬厂区装车起运,搭乘中欧班列(重庆)出口至哈萨克斯坦。这是中欧班列(重庆)首次装载生鲜产品出口。

  潼南,川渝合作门户之城、成渝经济区枢纽之城、山水田园智慧之城,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

  走进潼南,心空、风清、云白;

  走进潼南,赏花、戏水、养生、祈福、逛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