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巴”字号套餐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8 12:45

  央广网重庆8月29日消息(记者刘湛)“宁老师讲得好,他拍的尽是老百姓的生活,又真实又感人。”近日,在重庆巴南区举办的一场摄影讲座上,摄影爱好者刘波听了全国纪实摄影家宁舟浩的讲座后感动不已,既因画面中普通百姓的艰辛,也为主讲人心系民众的情怀。

  在巴南区,这种讲座已经不是新鲜事。“巴人图语”文化系列讲座、“巴地听雨”文艺鉴赏沙龙、“欢笑巴南”群众文艺大舞台这“巴”字号系列文化品牌,早已成为百姓喜爱的三道文化套餐。

  早在2013年新春伊始,由巴南区文化委(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和区文联举办的“巴人图语”讲座就正式拉开序幕。负责该项工作的区文联主席戚万凯告诉记者:举办该系列讲座,旨在“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向广大市民普及推广文艺常识,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幸福指数,实现百姓文化梦。

  “感谢‘巴人图语’讲座,让我学有所获,由摄影爱好者成了一名职业摄影师。”郑彬对记者兴奋地说。

  原来,郑彬爱好光影艺术,长期参加“巴人图语”讲座,先后聆听过冯建新、文万立、窦绍林、贺君华等摄影专家的课,并在实践中认真揣摸,摄影艺术大大提高,近年来惊喜不断,《山路弯弯》参加了西南六省市摄影联展、获2016年度重庆摄影成果展铜奖、“寻找最美乡村公路”摄影大赛二等奖等。现在,他由“巴人图语”讲座的普通听众提升为主讲教师,经常下乡在“麻雀艺评”进基层活动中担当摄影专家,深受百姓欢迎。

  “巴人图语”效果不错,其它“巴”字号系列同样效果突出,听众鉴赏水平提升了,文艺创作用心了,作品质量更加提高了。

  在百姓喜爱的“首席夜话”——“巴地听雨”文艺鉴赏沙龙上,邀请著名舞蹈家高兴、音乐家张永安等专家莅临沙龙加强指导,邀请谐剧表演艺术家凌宗魁、曲艺家鲁广峰、楹联学家陈仁德等前来授课,地区文艺创作水平大提升,舞蹈《闺绣》、小品《憨娃》《简单与复杂》等获市以上奖,参加全国小品小戏、群星奖等重要赛事捷报频传,木洞、界石、双河口等获评“重庆市文艺创作基地”和“重庆市故事创作基地”,龙洲湾街道创建为“重庆市楹联文化乡”。楹联爱好者徐胜毅是“巴地听雨”铁杆粉丝,几乎期期参与,如今成了楹联土专家;诗歌爱好者李华不但热心参加,而且积极发言,笔耕不辍,现已成为一名诗人,担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欢笑巴南”群众文艺大舞台,让草根当舞台明星,主角全为百姓,是家门口的“百姓晚会”,深爱百姓喜爱。节目得分由专业评委评分和大众评委附加分组成,每期评出前三甲给予鼓励。在人民广场演出时,年近七旬的张先生喜形于色:“这些节目很有特色,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他说他是木洞镇人,为家乡孕育出国家级非遗木洞山歌打心眼里高兴。说到兴奋处,情不自禁扯开嗓子唱起来:“哟嗬喂——什么出来啥红满天罗喂,什么红在田中间嘛红在田中间罗哟喂……”

  今年,“欢笑巴南”借鉴央视“星光大道”栏目进行改版,增加PK环节,观赏性增强,更受百姓喜爱。据悉,截止2017年8月,已举办“欢笑巴南”90期、“巴人图语”87期、“巴地听雨”13期。

  如今,“巴”字号系列正在扩展延伸,如在街头为百姓送欢乐的“巴滨游艺”、开展长江观赏石文化交流的“巴江石语”、倡导干部读书分享的“巴山书语”等等。“巴”字号系列文化品牌在巴南风生水起,方兴未艾,正成为百姓期盼和享受的文化盛宴,极大地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