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谈判失败,陈布雷深夜密见周恩来交谈两个半小时,离开前托孤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7 15:33

原创 国共谈判失败,陈布雷深夜密见周恩来交谈两个半小时,离开前托孤

2024-08-15 17:26

发布于:天津市

前言

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吞服大量安眠药自尽。

这位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在自尽前,却背着蒋介石,秘密拜访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

而且,

与周恩来密谈两个多小时后,陈布雷还向周恩来“托孤”,

希望周恩来能在日后对自己的子女有所照顾。

那么,这位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为何要向周恩来托孤呢?

差点亲手摔死的女儿,长大后成为陈布雷的政敌

陈布雷与夫人杨品仙虽然是包办婚姻,但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深厚,结婚多年相敬如宾,情意绵长。

1919年,杨品仙为陈布雷生下第五个孩子陈琏。这本是喜事一件,但由于杨品仙在六年时间内连生五胎,气血亏竭,又得了产褥热,产后高烧不止,再加上误医,不幸离世。

爱妻的去世,让陈布雷无比悲痛。当妻子的丧事做到“五七”这一天时,吃过午饭后,陈布雷回到楼上,依旧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之中。

就在此时,房内传出一阵“哇”的哭声。

陈布雷的心里瞬间升起一阵无名火,将失去妻子的痛苦,转化为对孩子的恨,他觉得是这个孩子克死了她的母亲。

一气之下,陈布雷猛地提起婴儿,往痰盂里塞,准备溺死孩子。家人听到孩子的哭声后,破门而入试图阻拦。

被怒气冲昏头的陈布雷,竟然抓起孩子,扔向窗外。此时的陈布雷绝对想不到,多年后,这个险些被他摔死的女儿,会成为他的政敌。

幸运的是,外面有一个篾棚,架住了孩子。

孩子的外婆被吓得哭喊道:“快把孩子抱下来,可怜的孩子啊……”

后来,陈琏便跟随外婆在慈溪生活。在陈琏的童年记忆中,父亲对她一直都是不苟言笑。好不容易回乡省亲,也都是来去匆匆,除了翻看她的作业本,父亲不会跟她多说什么。

因此,

在陈琏的心中,父亲是严而少慈,敬而不可亲。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后,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陈布雷派人将家人接来,陈琏因此跟随家人入川。

来到重庆后,陈布雷的家安置在距离重庆30多公里的北碚,陈琏先是在小学里当了半年的义务教员,随后又进入国立二中学习。

国立二中的学生大多来自沦陷区,抗日热情高涨。

年轻的陈琏勤奋好学、思维敏捷。虽然是女孩子,但却非常有主见。

当时,中国的半壁河山都已经被日寇践踏,而蒋介石却还想着“攘外必先安内”。

为此,

陈琏对国民党产生了不满情绪。

地下党人注意到陈琏的革命热情后,常常将进步书籍带给她看。陈琏非常喜欢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曾对表哥说:

“这本书非常好,值得一读再读!”

期间,陈琏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前途与希望,只能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于是,作为国民党高官千金的她,

除了在学校里担任夜校的语文教员,还积极参加救亡活动,到农村去进行抗日宣传。

跋山涉水中,陈琏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在重庆遭遇大轰炸期间,她还参加慰问难民、输送伤员的工作,没日没夜地忙。

1938年,高中毕业的陈琏,

在国民党加强反共宣传与特务活动的危险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向党组织提出,要去延安学习。

对此,周恩来觉得陈琏留在大后方,对党的事业更有帮助。

于是,陈琏进入昆明西南联大学习。

上大学的时候,

陈布雷叮嘱女儿要好好学技术,不要卷入政治。

对此,陈琏回应

:“阿爸,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爱国总是应该的!”

“爱国是应该的,但我希望你不要参加反政府的活动……”陈布雷对女儿说。

“前方战士浴血奋战,后方官僚却在大发国难财,汪精卫当了汉奸。青年人关心国事,怎么能是反政府呢?”

陈琏不甘心地反问道。

陈布雷无言以对:

“你要求进步我不能阻挡,但你要考虑为父的处境……”

但是,陈布雷与女儿的这一次对话,并没有动摇女儿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1941年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动派残杀新四军,扣留军长叶挺。陈琏所在的联大党组织,冒着生命危险,将登有周恩来题词“为江南死难者致哀”以及“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的诗贴在校园里,激起广大师生强烈义愤。

国民党特务因此也盯上了这群学生。于是,组织上下令让受到特务注意的党员与学生,立即撤离学校。

离开前,陈琏给姐姐写下“最后一封信”。

女儿的突然失踪,让陈布雷惶惶不安。

反复阅读了女儿所写的“最后一封信”后,陈布雷觉得女儿一定是去延安了。

于是,陈布雷委托他的外甥,想方设法从中共方面打听女儿的消息。

周恩来得知陈布雷着急寻找女儿后,当即表示:

“我马上查一查,如果在我们那儿,总是能找到的。”

很快,周恩来就给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延安方面,分别发了电报。但是,得到的回应都是没有陈琏的消息。

周恩来让人转告陈布雷:

“既然不在前方,也没有去延安,可能是隐蔽起来了,又或者是被你们的特务机关扣留了。大家再找一找吧!”

收到周恩来的答复后,陈布雷非常感激,连声道谢: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

不出周恩来所料,陈琏当时确实是在隐蔽中。

中共方面联系上陈琏没多久后,陈琏就回到了重庆,陈布雷对此感激不已。

后来,陈琏听说有一批革命青年要奔赴延安后,便想办法悄悄钻进出发的队伍中。

就在汽车发动时,邓颖超赶来,将陈琏拉下车,带回周公馆。

周恩来耐心地劝说陈琏:

“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你如果去了延安,你父亲再向我们要人,我们是给好还是不给好呢?”

经过周恩来的开导,陈琏终于放弃了去延安的念头,

决定继续留在重庆,潜伏在父亲身边,影响父亲,让他多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女儿女婿双双被捕

后来,抗战胜利,已经是中大历史系研究生兼任助教的陈琏,兴奋异常,还想要去参加欢庆胜利的游行。

但是,这样的喜悦之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随着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以武力进攻解放区,激起了广大热爱和平的人民的强烈抗议。

陈琏也来到北平从事地下工作。她一边积极组织和参与北大、清华等学校学生开展的反蒋游行示威抗议活动,

一边利用与北平市长等国民党军政要员的特殊关系,暗中搜集情报。

1947年8月,陈琏与男朋友袁永熙结婚。

对于这位从未见过面的女婿,陈布雷虽然打听到外交部次长叶公超是他的姐夫,朱自清等人也对袁永熙十分赏识。但却不知道袁永熙其实是共产党人。

因此,陈布雷对于这桩婚事还是非常满意的。让陈布雷没想到的是,他们翁婿第一次见面,却是女婿刚出狱的时候。

1947年9月6日晚上10点左右,北平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发出行动信号。

随后,30多名身穿便衣,全副武装的特务、军警,火速出动逮捕陈琏夫妇。

很快,特务与军警就将陈琏夫妇所在的一个小四合院包围的犹如铁桶一般。

考虑到陈琏的特殊身份,他们不敢直接闯入,只能疯狂敲门。

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正在秘密开会的袁永熙、陈琏以及北平地下党南系职业青年支部负责人邢方群,意识到情况不妙,可能是特务上门抓人来了。

敲了半天门,特务们看到没人开门,只好翻墙而入。

紧接着,他们冲进屋内,对陈琏等人说

:“你们都被逮捕了!”

说着,便给袁永熙与邢方群戴上了手铐,并将陈琏一同“请”进吉普车内带走。

不过,特务们逮捕了他们,但却并不了解他们的真实身份。

此次抓捕,是因为之前有个叛徒供出了北平地下电台组织系统的一位负责人姓袁。

而另一名地下党人被捕后,敌人正好从他的身上搜出了袁永熙的名片,便猜测袁永熙是北平地下电台组织系统的负责人。

因此,敌人并没有掌握陈琏从事地下工作的直接证据,更不敢将她投入监牢。

于是,他们决定设计让陈琏揭发自己的丈夫。

特务们对陈琏说:

“我们知道你不是共产党,你丈夫是。只要你肯检举揭发他,我们马上放你出去。”

对此,革命意志坚定的陈琏淡淡一笑转移话题:“给我来支烟!”

当特务给陈琏点上烟后,陈琏看着墙上的地图,指着解放军的进军路线说

:“你们看看,共军都打到那个地方了,你们还在这里没事找事,跟自己人瞎折腾!”

最终,由于陈琏夫妇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再加上敌人没有找到相关证据,蒋介石也亲口说袁永熙不是共产党人,陈布雷等人多方活动,最终将陈琏于1948年1月底救出监狱。

同年5月28日,袁永熙也被保释出狱。当袁永熙被送到陈布雷的官邸时,在见岳父之前,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破烂衣服,摸了摸长长的,杂乱的头发与胡须。

这是他们翁婿第一次见面,这样的场景虽然有些尴尬,但陈布雷对女婿非常热情。

将袁永熙请进家里后,陈布雷说笑眯眯地说:

“我和怜儿谈过了,你们回来好好在家呆着,就不要再到外面乱跑了,更不要和什么组织发生联系……”

之后,陈琏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国立翻译馆当了一名资料员,而袁永熙则在国民党中央信托局南京分局某个科室当了科长。

期间,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为党组织搜集了大量国民党的情报与资料。

最喜爱的小儿子也背叛家庭

陈布雷的8个子女中,除了女儿陈琏,他最喜欢的小儿子陈砾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幼的陈砾跟随父母乘坐轮船来到重庆。

途中,他们遇上了日军的狂轰滥炸,乘坐的轮船险些被炸翻在长江里。

8岁的陈砾,至此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国弱被人欺。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砾与姐姐陈琏来到上海。读完高二后,陈砾试着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最终被录取。

他之所以要去北平,是因为姐姐陈琏当时在北平。

1946年,美军强奸北大学生的暴行,引发了群众与学生的强烈抗议。但是,他们的抗议行动却被镇压。

此事激起了陈砾的爱国热情与正义感

,他选择与大多数学生站在一起,参加罢课游行。

陈琏对弟弟的选择表示支持。

后来,因为姐姐陈琏与姐夫被捕的事情,陈砾认识到了革命者必须准备付出最大的牺牲。

同时,这也激起了他更高的革命热情,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学生自治会竞选中去。

陈砾能够走上革命道路,与陈琏有很大关系。陈砾说,姐姐是他的引路人。

陈布雷自尽

除了陈琏、陈砾,陈布雷的儿女陈过、陈琇也都是共产党。

抗日战争结束,蒋介石发动内战,从内心深处对内战厌恶不已的陈布雷,多次向蒋介石建议罢兵休战议和,但却被蒋介石斥责为“书生误国!”

重庆谈判失败后,

得知中共代表周恩来即将离开南京,陈布雷连续多日精神忧郁,长吁短叹。

1947年的一天晚上,陈布雷叫上自己的侍从副官,坐上一辆小轿车,在紫金山下绕了一圈,确定没有人跟踪后,辗转来到了中共驻南京办事处。

随后,

陈布雷将侍从打发走:“你到楼下会客室坐着去。”说完,便径直走上楼,进入周恩来的办公室。

在周恩来办公室密谈两个小时后,已经快半夜了,陈布雷与周恩来从房间内走出来,依旧没有结束交谈的意思,

他们又走到楼下的花园左角,继续攀谈。

又聊了半个小时左右后,陈布雷这才起身向周恩来告辞。

随后,周恩来将陈布雷与侍从送上车。

告别前,陈布雷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周恩来则对他说:

“你的事情我去办,你放心!再见吧!再会!”

陈布雷说:“希望周先生再来,再来南京!”说着,两人挥手告别。

返回途中,陈布雷对侍从说:“此行我为私,而非为公。”

多年后,侍从才知道陈布雷这句话的意思。

原来,当年陈布雷找周恩来密谈,是为了“托孤”。

作为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陈布雷之所以向共产党重要领导人周恩来“托孤”,是因为他在过去与周恩来的接触中,对周恩来的风度、学养、人品钦佩不已。

而且,自己八个孩子中,就有四个是共产党员。所以,在看透国民党大势后,陈布雷希望周恩来日后能够对自己的家人有所关照。

1948年11月,在蒋介石打了陈布雷一个耳光,怒斥他“教子无方”后

,陈布雷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

自尽前,陈布雷给孩子们留下遗嘱:

泉儿、皋儿、皓儿、皑儿、明儿、乐儿:

父素体荏弱,遭时艰危,知识暗陋,而许身国事……汝等务必尽忠于国族,自立于社会,勤俭正直,坚忍澹泊,以保我家优良之家风……

陈布雷自杀的消息传出后,蒋介石阴沉着脸,面露悲色,来到陈布雷的寓所。

看着陈布雷的遗容,回想起陈布雷多年来对他的追随,蒋介石百感交集,默默无言。

离开前,蒋介石交代:“好好料理后事……”

据悉,当时蒋介石有意为陈布雷举行国葬。但是,陈布雷的妻子王允默说:

“先夫尤向崇俭朴澹泊,丧葬之事,深望能体其遗志,力求节约……”

蒋介石得知王允默的态度后,颤抖着手写下了一个横匾:

当代完人。

而在陈布雷去世时,他最喜欢的小儿子陈砾,作为进步学生,正面临“八一九大搜捕”,准备根据组织上的指示,撤出北平,前往解放区。

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后,母亲一天之内连发三封加急电报,催促陈砾与其六哥立即回到南京奔丧。

但是,陈砾不为所动。因为他清楚,只要他回到南京,就再也别想回北平了,解放区就更去不了了。

因此,陈砾虽然牵挂父母,

但他最终还是坚定选择革命

。就这样,陈砾让六哥回南京复命,自己则前往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陈砾曾在中国日报报社出任总编辑,还曾被选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还被推选为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委员。

2006年,陈砾病逝于北京。

去世前,谈起自己曲折的一生,陈砾表示,

自己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