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子省了人情到了 多地掀起婚丧从简新风气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4 14:49

  原标题:河北、宁波等地多管齐下 掀起婚丧事从简新风气

河北省衡水市大刘庄乡豆村的流动大锅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农村,婚丧嫁娶要面子、讲排场让不少老百姓苦不堪言。场面小了,面子上不好看,场面摆大了,腰包受不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河北、宁波等地多管齐下,从为村民做好服务入手,建立节约、和谐的良好新风气。

  2016年1月,宁波象山县以县委办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核心内容就是倡导婚丧事从简。从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到基层群众普遍接受,象山大概用了10个月的时间。

  1月16号是家住象山县的潘瑜瑜和王志刚结婚的日子,小两口跟家人商量,响应政策号召,婚事从简,“村里边一般都不叫,就是亲戚嘛,现在都在响应这个政策。”

  在这之前,按照象山的风俗,结婚办喜事摆酒席最少也要三五十桌,而且一吃就是三天,花费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这个习俗虽然对大多数村民来说都是负担,但是想改却不容易。儒雅洋村村长王安决定先从自己的亲戚突破,“我亲兄弟,一个女儿结婚,最起码要40几桌,说了几天,跟他做工作,他人都叫好了。发了请帖后又收回来,打电话回他们,不要来吃了。所以就是这样,慢慢形成一种风气。”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郭家院村村民食堂墙上贴着的村规民约

  农历腊月二十一,河北省武强县大刘庄乡豆村的杨连军家里,一场简单却不失热闹的婚礼正在举行。婚宴上,前来吃席的老乡们看到的不是以往“七冷八热四扣碗”的排场,而是12道荤素搭配的家常菜。杨连军说,这些家常菜都是村里的“流动大锅台”做的。

  买菜、做饭由流动大锅台负责,餐具、桌椅由村里免费提供,提前预约,需要办几桌席就准备多少东西。村支书乔明月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成立的红白理事会越来越受欢迎,喜事越办越喜庆,婚宴却是越办越简单。正在给儿子办婚礼的杨连军对此有切身感受,“比原来得省个七八千吧!原来都是大操大办,现在村里都统管了,花销就小多了。你自个也不用操那么大心了。”

  从豆村出发向南约20公里便来到了武强县郭家院村,记者见到村主任郭子正时,他正认真的打扫着“村民食堂”。郭子正告诉记者,“这就是村民食堂,谁家要是过红事就到这来集中来过,这边是厨房,这边就是餐厅。”

  郭子正回忆说,以前村里婚丧嫁娶要面子、讲排场,互相攀比,一场婚礼忙下来,既费钱又劳神。郭子正是个行动派:村支书、村主任牵头,有威望的老乡任理事会成员,一伙人便把村里的红白事都张罗起来,《郭院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婚宴的菜单也由大家伙商量好贴到了墙上,老百姓不但没有埋怨,反而拍手叫好。

  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乡,红白理事会监督小组副组长韩中士介绍说,村里有明确的规定,婚丧嫁娶,要严格限制燃放鞭炮。必须燃放鞭炮的,尽量减少鞭炮燃放,炮屑必须随时清扫。

  近年来,农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指定村规民约,逐渐在河北省吹成了一股“节俭风”,村村建章立制,成效遍地开花。车子少了,票子省了,人情到了,负担也轻了。红白事文明办、省着办,让老百姓越来越觉得,把以后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记者 王志勇 曹美丽 明慧 王志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