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破冰、攻坚、深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浙江的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持续增强。本报今起推出“‘浙’就是‘最多跑一次’”系列报道,讲述改革3周年来的故事。
婴儿出生、企业开办需要到政府办几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三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被定格为“一件事”。
12月23日,嘉兴市民王慧夫妇在嘉兴市妇保院喜获“二宝”,与“大宝”出生时到社区办接种证明、到派出所办户口、去医保大厅报销需要走几个部门、至少花几天时间不同,王慧在医院内的“出生一件事”专窗填写申请表后,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明、户口本等6件事项的办理。
医院党委书记梁慧军介绍:“对新生儿家长来说,这些原本需要跑多个部门的事项一个也不能少。我们把它们打包成为‘一件事’后,家长只要在医院窗口或者浙里办APP上填一张表,就可以一次都办好。”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是浙江“一件事”改革的缩影。2018年以来,浙江围绕公民个人出生到身后、企业准入到退出“两个生命周期”,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办事事项组装集成为群众和企业眼里的“一件事”,形成24件个人“一件事”和17件企业“一件事”。同时,在全省机关内部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梳理集成“一件事”,对内提升机关效能、对外提升服务管理质量,推动“最多跑一次”从服务理念上升到治理理念,成为一场政府职能、服务方式、机关效能的整体性变革。
从“多件事”
到“一件事”
转变为民办事观念
12月3日上午,嘉兴市民陆加斌来到南湖区行政审批局,一次性办理了与企业开办有关的营业执照、社保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预约等业务,用时不到半天就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陆加斌说,之所以选择在南湖开办企业,就是冲着这里能最快地把想办的几个业务打包办好。
嘉兴市南湖区是全省最早试水“一件事”改革的地区之一。去年8月起,当地将企业开办必需的多个环节整合为企业开办“一件事”,实现了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办结。
根据世界银行《2019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8年度居全球营商环境首位的新西兰,企业开办时间为0.5个工作日,新加坡、加拿大则需要2个工作日。而在将企业开办当作“一件事”办理之前,我省企业开办的平均时间是5个工作日。
南湖区在企业开办领域探索“一件事”改革的同时,全省范围内的“一件事”改革逐渐推开。2018年11月30日,酝酿已久的全国首个“放管服”改革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正式通过审议,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规定》将“一件事”定义为:一个办事事项或者可以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的相关联的多个办事事项。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一件事’是用户需求导向的,凡是群众和企业有需求,我们希望都能为他们打包一次性办理,让他们真正做到‘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哪些事项是群众和企业有需求被当做“一件事”来办理的?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医保窗口负责人方燕琴回忆:“我们窗口工作人员最了解哪些事项群众来办理的最多,最有联办需求。从去年5月起,我们把这些事项收集整合起来,形成了医保报销‘一件事’。”
今年5月,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公布了“一件事”目录,内容包含群众“一件事”24件,具体包括出生、上学、就业、婚育、置业、救助、就医、退休养老、殡葬9个重要阶段;企业“一件事”17件,具体包括商事登记、获得场地、员工招聘、生产经营、权益保护、清算注销6个重要阶段。根据我省近年的《统计年鉴》,仅入学入园“一件事”,每年就将惠及150万家庭。
10月12日,三门市民叶佳丽和丈夫柯新星在三门县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时,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婚育户“一件事”服务,只需填写一张表,她就可以现场完成原本需要到民政、卫健、公安等多个部门分别完成的结婚、生育、户口簿信息变更的三项登记事项。
“我事先并不知道这几个登记需要去几个部门跑几趟。”举着新到手的结婚证拍照留念后,叶佳丽说,“一件事”联办使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事项原本分属不同部门。
“‘一件事’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这就需要我们用整体政府的理念,不断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就迫切要求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方法、作风贯穿于机关内部运行之中。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开展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运用整体政府的思维整合再造运行流程。截至11月底,全省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5.02%,“网上可办”比率达到72.76%,办理材料精简率达到31.53%,办理时间压缩率达到44.34%,网上办理事项的按时办结率、办事对象满意率分别达到100%和98.6%。
随之而来的,是除了群众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类“一件事”——公务员职业生涯全周期“一件事”。在省委组织部的牵头下,机关公务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的录用、调任、转任、职务职级变动、调出、辞职、辞退、开除、退休9个事项被当做“一件事”来办理。以公务员转任为例,改革后该项业务的办理时限从原来一般需1个月以上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
从“有关部门”
到“一个整体”
重构政府办事流程
“你猜住房公积金业务有多少种?”12月中旬,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窗口负责人程晓敏向记者展示了一本厚度堪比《辞海》的公积金业务办事指南,上面记载了他们梳理出的1089种公积金办理情形和每种情形的办事流程图。
“流程图的设计就像是在画工笔画一样,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谨细腻。”程晓敏说,“一件事”运行的流程,必须明确每一个环节、顺序、步骤以及各个节点上的责任主体、任务分工和办理期限,“我们把这1089种公积金办理情形称作‘最小颗粒度’,它们组成了政务服务的‘标准化零部件’,把这些‘零部件’拼装起来就组成了‘一件事’。”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梳理出省市县三级办事事项主项1925项,细化“最小颗粒度”情形9258项,并为每一种“最小颗粒度”情形绘制了流程图。
“有了流程图,每个环节和责任主体一目了然,再也没有‘有关部门’这样责任主体不明确的提法了。”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每件“一件事”都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理,将“最小颗粒度”的流程图拼接起来后,按照 “第一个办理单位为牵头单位或者涉及事项最多、环节最多的单位为牵头单位”的原则,每“一件事”的牵头单位都一目了然。
在牵头单位带头改革和协调中,原本分属不同单位的多个事项逐渐被捏合成由“一个政府”办理的“一件事”。“比如出生‘一件事’,就由负责办理第一个事项‘出具出生医学证明’的卫生健康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公安、医保、人力社保等部门协同推进,最终在窗口和手机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关负责人说。
在省卫生健康委的牵头下,我省统建了出生“一件事”办事系统。该系统可自动调阅申办人身份、户口、婚姻等信息,帮助群众凭身份证在各家设有产科的医院“新生儿出生事项联办窗口”或完成身份验证后在“浙里办”APP即可完成出生“一件事”的办理,通过数据在不同部门间的数据流转,办事所需材料从原本的6份申请表减少到1份。
负责出生“一件事”等多个“一件事”办事平台建设的阿里巴巴数字政务中台事业部总经理叶军介绍,“一件事”平台的建设理念和日常使用的“淘宝”有些类似:“我们把这套政务系统体系称作‘政务中台’,利用政务中台可以打通部门间的办事流程和数据壁垒,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
据叶军介绍,和之前印象中的政府部门不同,面对客观存在的数据不连通问题,“几乎所有的相关部门的同志,都会主动和我们一同探讨数据连通的方案。”
“如果说‘一件事’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它所涉及的每个部门就是这台精密机器上的齿轮和零件,而流程则是连接每个部门的关键所在。”在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张悦老师看来,“一件事”带来的流程再造打破了部门和层级壁垒,使政府的履职方式由政府单一部门行使权力转变为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41件群众和企业“一件事”中,已有40件完成了运行流程的整合再造。企业“一件事”平均办理需要材料6份、办理环节3个、办理时间6天,比改革前分别减少了62.5%、50%、76%;群众“一件事”平均需要材料4份、办理环节2个、办理时间3天,比改革前分别减少了63.6%、50%、75%。
从“数据共享”
到“服务升级”
持续提升办事体验
“通过平台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最近几个月里来办理婚育户‘一件事’联办人数最多的一天是‘双十一’,高达数千人次,这些数据未来可能在政府治理资源的配置上派上大用场。”今年9月,全省统建的婚育户“一件事”上线运行。12月12日,叶军向记者展示了政务中台记录下来的婚育户“一件事”联办每天的办理人数。
目前,41件群众和企业“一件事”有40件在“浙里办”APP上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其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应用成为新的课题。
在富阳区,一项名为“人生一件事”的改革在今年年初正式启动。这项改革将群众办理全生命周期各类“一件事”时,使用的证件材料同步上传至“云端”,形成群众个人“人生档案”,为今后办事提供有效的电子档案,最终实现材料零提交。
“通过落实‘人生一件事’改革,理论上,在我们富阳出生的孩子,出生后的所有办事环节,都不需要用到任何证明。”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副局长徐学平介绍,和对人生个别阶段进行联办的“一件事”不同,“人生一件事”把个人全生命周期打通,形成了对群众办事数据的有效利用。
富阳区委改革办副主任夏叶峰表示,收集来的大数据同时可以推动“一件事”改革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我们通过对办理‘出生一件事’的数据分析,可以掌握各个年龄层学龄儿童人口数量、户籍分布等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合理分配师资力量,还能通过短信手段提前告知家长入学入园办理指南,从被动服务向主动作为转变。”目前,富阳区的“人生一件事”改革经验已在杭州全市推广。
在打通“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一件事”在线下也正变得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宁波市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将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用电报装等企业“一件事”“翻译”成了“我要开办了”“我要建设了”“我要用电了”等办事主题。
“许多企业不一定了解‘一件事’的具体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从企业角度出发,把政府语言转换为企业语言。”12月15日,江北区审管办主任葛黎明扫了扫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的二维码,手机上就显示出17件被“翻译”好的企业“一件事”的办事流程,“我们为每一项需要填写的表单都设计了填写示例,帮助企业办事的时候一目了然。”
当天来办理企业纳税事项的宁波江北区金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国娟仔细查阅了“我要纳税了”“一件事”流程后,在9份不同的表单中,准确找到了自己要填写的纳税信用补评申请表,短短几分钟填写完成表单后,她对通俗易懂的办事流程赞不绝口,“办理的每一步都能有明确的示例,让我们省心不少。”
今年11月,浙江省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办事系统正式上线,依托“浙政钉”,该平台已发布70家省级单位900余个事项的办事指南。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平台的上线和办事指南的公布,为下一阶段进一步梳理机关内部‘一件事’奠定了基础。”
全省各地各具特色的“一件事”正不断涌现。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陶建钟教授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三年来,全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通过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件事”运行方式,采用各种手段提升群众、企业的办事体验。“一件事”改革到今天,需要继续总结提炼各地的经验做法,向全省复制推广,努力把“标杆”变成“标准”、把“盆景”变成“风景”。
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我省将继续运用大数据分析,稳步推出新的“一件事”,不断满足群众和企业个性化、多元化的办事需求,同时加快梳理机关内部“一件事”,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