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渝北将养老院“搬”进家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5 17:44

近日,渝北印发《渝北区学党史 见行动——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工作清单》,围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和党群工作等方面,以77件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工作为抓手,切实推动渝北“四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渝北发布”微信公众号将带您共同关注77件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立体展现渝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上的奋勇担当、积极作为。

我为群众办实事 将养老院“搬”进家

渝北区仙桃街道“三位一体”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在很多老年人眼里,无论多么豪华的养老院,都比不上自己的家。如何把养老服务业做到老年人的“家门口”,让他们在家就能享受到定制款的养老服务?眼下,这道难题在渝北区仙桃街道有了新解法:在家里通过APP操作就可以远程与社区医生进行线上沟通;手机一键下单就有专业人员上门做按摩理疗;长时间未在家走动系统就会通知社区网格员上门查看;居家环境可进行适老化改造,安装防滑垫、扶手等设施……就像把“养老院”搬进了家中,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这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大数据智慧来帮忙

智慧养老APP。任天驹 摄

6月21日中午,仙桃街道同盛路社区网格员张华手机弹出了安防报警提醒,提示家住“汇祥林里3000”小区的陈良素家中的烟雾报警器触发,网格员立即联系陈良素,但电话没人接听。张华马上赶往陈良素家中,经了解,原来是老人家炒菜油烟太大,不小心触发了报警器,只是虚惊一场。

陈良素和老伴儿平时子女不在身边,虽然身体尚可,但长期独居生活让子女们甚为牵挂。不久前,仙桃街道在她家安装了一套智慧化电子设备,包括智能网关、红外感应、声光烟感、一键求救紧急按钮等,这些硬件均与智慧养老APP、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进行了连接,所有数据汇总到云上智慧居家养老系统,当发生危险状况或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会自动报警,系统后台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第一时间联系老人或派人直接赶往现场提供救助,形成从老人自身、紧急联系人、网格员、网格长、街道值班室每级300秒的五级预警响应机制。

一键求救紧急按钮。任天驹 摄

这一系列智慧化改造让陈良素赞不绝口。“有了这些智能设备,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老人拿起手机向记者演示:打开智慧养老App,里面设置了健康管理、智能设备、健康资讯等版块,详细记录了老人每天的步数、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数,健康体检数据,还可以观测到老人的睡眠、心率,且有提醒用药功能,整个APP操作起来十分简单,除了老人自身外,千里之外的子女也可以随时通过APP观测到老人的健康状况。

智慧化设备让老人身边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关怀照护链,这是仙桃街道智慧养老成果的生动体现。据了解,在仙桃街道,像陈良素这样的空巢或者独居老人有977人。如何为量大面广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前期的近3个月的民意调查中,仙桃街道发现绝大部分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但希望在就餐、医疗和家政等方面能提供必要的服务。为此,仙桃街道牵头整合辖区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龄帮仙桃养老服务公司、立信(重庆)数据有限服务公司等资源,签订四方协议,构建了“政府主导、科技赋能、医养结合”“医+养+科技”三位一体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平台,在利用街道有限场地嵌入养老床位、养老站,为部分高龄、失智、失能的老人提供定制式集中养老服务的同时,把更多触角延伸至需要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家中。目前已完成200多户空巢独居老年人家庭智慧化电子设备安装,为老人提供服务。

医养结合:老人医疗康复有保障

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测量血压。任天驹 摄

“叔叔,我们一接到了您的订单,就马上赶过来了!”6月18日一早,百龄帮仙桃养老服务公司3名工作人员和家庭签约医生敲响了家住春华别院的刘培安老人的门。

测量血压血糖、康复理疗、打扫房间……家庭医生和几名工作人员一进门,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叔叔左腿有点僵硬,我多给你左腿按一下,平时也要多活动一下,以免肌肉萎缩了……”

刘培安老人今年已是93岁高龄,下肢瘫痪,一直由80几岁的老伴儿谭开芬照顾。“我只能照顾吃喝拉撒,护理方面不太懂,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家务、护理都成了麻烦事。”说起对老伴儿的照护,谭开芬坦言压力不小。今年,仙桃街道建立起“专业机构—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式,整合辖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专业公司等资源,为辖区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灵活性的智慧医养服务,同时采取“政府补一点、家庭付一点”的模式,对特困、孤老、高龄空巢、失能等重点人群进行优惠补贴。

如今,谭开芬老人只需在家点点手机,就有专业人员上门进行服务,一个月1次家庭医生上门服务,2次康复理疗服务,2次家政服务,街道每月补贴200 元,老人只需出100多元,大大减轻了老两口的负担。

“在医养结合工作中,街道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居家养老家庭主要通过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尤其是中医医生、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到居民家庭中开展慢病康复指导、巡诊、急救、诊疗服务、设置家庭病床等延伸服务,专业养老服务公司按照居家养老服务的要求开展上门送餐、保洁、理发、助浴、康复等7大类日常生活照护,两大体系可全面满足老人的医养服务需求。”仙桃街道民社办主任唐林林说。

记者在刘培安家中看到,根据老人助行、助浴、防滑等最迫切的需求,街道还为其购买了适老化改造服务,从卧室到卫生间均实施了适老化改造,卧室床侧和卫生间马桶、浴室等处加装了扶手,地板进行了防滑处理,同时还添置了轮椅等设备。“改造以后,老伴儿起床、上厕所、洗澡我都不害怕了,心里踏实多了。”谭开芬说。

家门口养老

“一碗汤的距离”让养老更安心

智慧便捷的康复保健。朱云卿 摄

“出门散步有人陪,文娱活动天天有,健身器材也不缺,一群老人聚在一起还有聊不完的天,子女不用操心我的退休生活了。”说起在仙桃街道空港佳园社区养老服务站的生活,65岁的陈昌民老人赞不绝口。

去年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投入使用后,陈昌民便成为常客。白天在这里享受智慧便捷的康复保健、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托养服务,晚上回家与下班归来的儿子儿媳、放学回家的孙女享受天伦之乐。“一碗汤的距离”让陈昌民的养老生活过得很滋润。

“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养老服务。”唐林林说,近年来,街道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中心”带“站点”,打通各类资源,精准配置服务,在街道,有大型的养老机构,有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有养老服务站点,如此一来,形成了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龙头、各社区养老服务站为支点、有居家养老需求的老人为服务对象的网状结构体系。

如今,仙桃街道已建成1个功能完备的养老服务中心,与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一廊之隔,街道养老中心老人在享受专业养老服务的同时又可随时到卫生中心享受就医、诊疗、开药等服务,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医养服务;建成1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每个站点由专业养老服务公司负责运营,设置多名养老服务专员,开展日常生活照护、精神文化服务等养老服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医生到各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健康体检查、义诊、健康咨询服务、慢病康复指导、医疗护理等服务,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居家生活环境中维持正常生活,并获得所需医疗照护服务,实现了高品质老年生活。

微信团队

记 者 | 杨 青

编 辑 | 罗棋元

责 编 | 李春寒

审 核 | 黄川洋 谢正媛

监 审 | 文 寒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渝北将养老院“搬”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