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次握手, 让他在殡导师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
迎接生命的职业总是受到欢迎和感激,因为新生命的降生带来的是希望与喜悦;而为生命送行的职业却总伴随着疏离与悲伤。刘立胜是涪陵区殡仪馆的一名殡导师,在这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行业,一干就是22年。
4月8日,记者采访了刘立胜。看到面前身材魁梧的刘立胜,着实很难相信,他在干着用小针细线修补逝者遗容的工作。
“那一刻,我感到了生命的庄严和神圣”
“我家三代都从事这一工作。”刘立胜告诉记者,他的爷爷、爸爸都曾在殡仪馆上班,自己从小就晓得殡仪馆的工作流程。但他1992年入职后,在第一次面对遗体时,“心里还是感觉怕怕的”。
随着对生命的慢慢理解,刘立胜早已能坦然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但是,“在那个年代,一提起自己是一名火化工”,很多人还是会避而远之的。
“第一次恋爱,我和一个城里的女孩好上了。”刘立胜告诉记者,他们二人相互欣赏,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但当女孩知道他的工作后,就与他断了往来。他坦言,自己当时很难过,就想放弃这份工作。但是偶然的一件事情,让自己下定了决心,要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
有一天,刘立胜在给一位逝者装拣完骨灰准备离开时,被逝者的家属叫住了:“师傅,请等一下,我能和您握个手吗?”
“那个年代,是很少有人主动跟火化工握手的。”刘立胜告诉记者,他顿时觉得很温暖,一天的苦和累都瞬间消失了。于是,他脱下手套,和家属一一握手,“那一刻我感到了生命的庄严和神圣,也让我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下来。”
面对困难,他总是主动请缨
“只要工作上有需要,他都会主动请缨。”殡仪馆馆长胡洪杰告诉记者,哪里有困难,哪里总会出现刘立胜的身影。2001年武隆县城山体滑坡,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伤害,刘立胜主动请求战斗在第一线;非典期间,为落实政府有关疫情防控的紧急预案,刘立胜积极报名参加了殡仪馆设立的非典遗体火化小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刘立胜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支援火化工作……
22年来,谈及自己的工作,刘立胜是这样诠释的:作为一名殡导师,我要让逝者带着“美丽”离开这个缤纷的世界,细心帮助丧户送别每一个亡灵,以宽慰生者的悲伤。
因为对生命心怀敬畏,刘立胜的工作得到了高度的认可。他曾4次被涪陵区民政系统评为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职工,2011年被评为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