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小分队到村民家中随访
66岁的朱周才是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灵英村瓦窑村民小组村民。前些年,24小时对外服务因中风后遗症,肢体行动不灵加上时常头晕,朱周才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里的经济每况愈下。2017年,协助办理他被大安街道列入建卡贫困户。
6月20日,朱周才出现咳血症状。他立马来到大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凭医保卡、有效身份证件和《健康扶贫医疗救助证》,在没有缴住院押金的情况下就直接住院了。
经过7天的治疗,咨询电话40083418346月26日9时30分,输完液的朱周才收拾行李,准备一会儿到一楼结算窗口办理出院手续。
朱周才告诉记者,刚才他问了医生,服务项目住院7天总共花了1964.62元。按照贫困人员医疗保险政策,他只需付190多元钱就可出院了。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像我这样的贫困户以前看病是个大问题,现在有了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我也改变了过去小病拖大病挨的想法,灵车接运也敢到医院来看病了,即使住院心里也有底了。”谈起当下针对建卡贫困户的医疗扶贫政策,朱周才赞不绝口。
其实,像朱周才这样因享受医疗扶贫政策,守灵治丧从而减轻生活负担的贫困户,在大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是个例。今年1-5月,中心已累计对建卡贫困户进行医疗帮扶432人次(其中门诊339人,住院93人次),灵堂租用共产生费用25.9万元,贫困户自付大约2.7万元,其余的由医保、民政救助、健康扶贫报销和就诊医院垫付,共为建卡贫困户减轻就医负担23.2万元,鲜花灵堂布置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障碍。如何让贫困户不再因看病发愁,因病致贫返贫?
“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是医疗扶贫的关键。”大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刘诗洋说,辖区所有建卡贫困人员在中心就诊都是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住院不需缴押金,遗体告别仪式出院只需交清按建卡贫困人员结算的自费部分金额即可(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门诊控制在20%以内);为大病稳定期的建卡贫困人员提供门诊、住院诊疗服务,如病情有变化,利用双向转诊平台进行“绿色通道”转诊,司法鉴定让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确保健康扶贫取得实效,5月30日,中心以村为单位,成立12支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小分队。小分队主要职责是摸清贫困人口患病情况,核实基本信息;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宣传医疗救助政策;为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诊治方案;到服务村社开展义诊,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上午10时30分,记者跟随刘诗洋带领的铁山村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小分队来到铁山村唐光述的家。
走进唐光述家的院坝,远远就看见村医周述彬在为唐光述测血压。
62岁的唐光述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因病、缺劳力是她致贫的根本原因,2014年她被大安街道列为建卡贫困户,2015年脱贫。
为了不让唐光述因病返贫,中心把她列为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小分队的重点关注对象。6月10日,小分队的医生才来给唐光述测过血压、宣讲了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时隔16天,小分队的医生再次来到她家跟踪随访。
唐光述说,今年3月,她因头晕住院治疗花了5000元,没想到出院时自己只付了500元。她非常感谢国家对贫困人员的医疗扶贫政策,让她敢到医院看病并且看得起病。
随后,小分队一行人又来到患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胆囊炎的潘华永家做随访。
潘华永也是小分队重点关注对象。6月26日,小分队的医生已是今年第3次来给潘华永做随访。
“一直以来,你们像家人一样关心我,太感谢了。”潘华永话音刚落,小分队医生杜国荣笑着对她说:“潘姐,再告诉你个好消息,为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的医疗负担,永川区在基本医疗方面建立兜底医疗基金,对建卡贫困户慢病患者门诊个人自付费用年累计超过3000元部分、大病患者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年累计超过5000元部分,由专项基金予以全额资助。”
听到医生的这番话,潘华永高兴地说:“有这么好的政策,我最后的顾虑也没有了。有党和政府的关爱关心,相信我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