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重庆总队:构建国情乡情亲情助教体系,以情育人聚兵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8 21:52

以情育人聚兵心

——武警重庆总队着力构建国情乡情亲情助教体系的新闻观察

■陈万金 张永清 中国国防报记者 欧世金

2020年12月,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构建国情乡情亲情助教体系。武警重庆总队各级深入对接新时代青年官兵思想行为特点,用足用好社会、家庭和部队教育资源,围绕助教体系的内涵外延、目标指向、力量运用、制度机制等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的载体抓手,有效提升了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前不久,在武警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果交流会上,他们介绍了经验做法。

武警重庆总队官兵参观革命主题展馆。

唱好“奋进歌”,打牢爱党爱国的思想根基

国情教育是激发官兵爱国热情、矢志强军的有效载体。武警重庆总队探索“实景助讲、仪式助悟、网络助学”国情助教模式,唱好以“联系内外谈优势、贯穿古今讲传承、对比前后话成就”为基调的国情“奋进歌”,引导官兵在回望奋斗路、眺望奋进路中打牢爱党爱国的思想根基。

实景助讲:让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夜已深,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二支队宣传科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干事张维阳正在制作参观见学“路线图”和“问题卡片”。

“参观见学要充分准备,确保官兵学有所获。”张维阳说,自支队构建国情助教体系以来,每次组织参观见学前都要提前做好预习功课,让官兵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进红色场馆。

战士李思齐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一次,他问指导员张正:“都说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可有的感染者明明是自身防护出问题,国家为什么还给他免费治疗?”

张正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借着现地教学活动,将李思齐带到红岩革命纪念馆,引导他在实地实景中边看边学、边思边悟。他趁热打铁给李思齐答疑:无数共产党员、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抗疫一线,国家为患者提供免费治疗,是因为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那一刻,李思齐豁然开朗。

前不久,重庆铁马兵工厂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一支迈着整齐的步伐、与列阵的装甲车相呼应的队伍,他们就是机动支队侦察中队官兵。参观中,工厂采用的自动焊接、油气悬挂和零部件热处理等先进技术,令官兵们直呼大开眼界。

将参观见学打造成现地课堂,关键是要从实践角度去解读、去转化,做到学以致用。基于这一理念,该总队将高科技产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军工企业以及友邻飞行、装甲部队等列入参观见学备选地点。

实地参观,让官兵对中国梦、强军梦的认识更加具象化。谈及组织官兵前往南川大观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见学的经历,执勤第一支队南川中队指导员齐琪深有感触:“以前在课堂上提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家总感觉遥不可及。如今实地结合建设成果讲解,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战士们听得懂,悟得透。”

仪式助悟:多管齐下增强教育仪式感

今年清明节,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梁平中队组织官兵到梁平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出发前一天,中队两名上等兵找到指导员缪强申请留守。

细问原因,班长普建国一语道破:“他们借故不想参加这次活动。”其他一些战士也有类似想法——“祭扫活动年年搞,内容老一套、形式太死板。”

缪强组织召开党支部议教会,大家反思:战士参与教育积极性不高,归根结底是教育活动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实效。于是,他们调整此次祭扫活动内容,举办“勿忘来时路”英烈事迹宣讲会;邀请参战老兵一同祭扫,请他们现场讲述战斗故事;在强军网兵心社区设置“传承英雄气,再踏新征程”留言帖等,多管齐下增强祭扫活动的仪式感。

该支队云阳中队官兵也赴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当红色传人”主题活动。回营途中,战士们道出心声:“革命先辈是榜样,我们要接过他们的枪,当一个好兵。”

网络助学:打破时空局限提升感召力

“战友们,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嘉兴南湖,泊靠在湖畔的那一叶扁舟就是著名的‘红船’……”执勤第三支队执勤一中队学习室内,官兵们正通过镜头跟随浙江籍战士李坤雨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云参观”,新颖的形式让大家兴致盎然。

“以前只是听说,今天终于见到了!”“一叶红船载着真理点亮中国”……战友们“弹幕”刷屏,直播气氛十分热烈。

在探索构建国情助教体系中,他们深入对接青年官兵的思维习惯、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依托强军网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精心打造网上“云课堂”,进一步提升教育课堂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这样的教育讲出来的道理更具有说服力。”在机动支队二中队,一堂“云游遵义会议旧址”直播教育课赢得官兵好评。在直播中,他们广泛运用5G、VR等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时空局限将红色资源推送至官兵身边。

武警重庆总队官兵与家人分享荣誉。

画好“同心圆”,汲取保家卫国的不竭动力

武警重庆总队积极探索“乡情同台讲、成果同畅享、发展同献力”乡情助教模式,将家乡驻地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殷切期盼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教材,画好以官兵为圆心、以驻地和家乡为半径的乡情“同心圆”,最大限度释放乡情助教功能,引导官兵从家乡驻地之爱、军民鱼水之情中汲取保家卫国、牺牲奉献的不竭动力。

乡情同台讲:线上“秀”,线下“讲”

最近,执勤第五支队干事李海林在支队网络论坛社区发布的一篇主题为“晒家乡、谈变化、赞成就”的帖子,一直“飘”在论坛首页。

李海林介绍,探索乡情助教模式以来,他们打造网络论坛社区,发动官兵晒家乡变化、谈建设成就、讲红色故事。他们以“乡情”这一特殊情感为载体,探索实现线上论坛与线下讲堂一体推进,把一个个浸润乡情的故事搬上讲台,让官兵讲出心里的思乡情愫。

夜色阑珊,汽笛声荡开江面薄雾。甲板上,船艇支队每月一期的“甲板龙门阵”开摆。“四川旺苍是我的家乡,当年这个总人口不到10万的小县城有1.2万人参加红军,红军城由此得名……”讲台上,战士唐彪自豪地讲述着家乡的红色历史,台下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线上线下联动搭台,畅所欲言的同时更打动人心。”船艇支队领导介绍,他们将“乡情故事会”升级为“甲板龙门阵”,通过在线上论坛筛选“好故事”,让官兵登上讲台,谈发展变化、讲红色故事、话英雄人物。

成果同畅享:“你挂念着我,我守护着你”

周末,战士张杰到渣滓洞“打卡”。他发现凭军人证件不仅可以免费参观,还有讲解员热情接待。讲解员说:“您是军人,守护了我们的幸福安宁,现在我为您服务。”一番话令张杰动容。

去年,《革命者》《1921》《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电影热映,不少影院推出军人免费观影活动,有的影院还直接联系部队“登门送电影”,让官兵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红色经典影片带来的视觉盛宴。

近年来,武警重庆总队积极与地方宣传、文旅部门签订协议,协调电影院、博物馆、热门旅游景点等场所落实军人优待政策,同时还积极推进军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军属优先看病就医等福利待遇落地,让官兵真正享受驻地发展成果,感受驻地对军人的尊崇。

去年初,城口县图书馆武警中队分馆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官兵们迎来宽敞明亮、清新雅致的“军营书吧”。

“条件改善了,书合口味了,这里到了周末座无虚席。”指导员邹珺恺介绍,县图书馆按照每人每月5至10本的标准为中队配置图书,并提供“点单式”送书服务,免费配置“朗读亭”“党员学习一体机”移动阅读设备,“书吧”成了大家课余时间里竞相“打卡”的好去处。

“你挂念着我,我守护着你。”驻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官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增进了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之情。近年来,每当驻地遇到灾情,官兵们总是闻令而动、冲在一线,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发展同献力:最是乡情动人心

前不久,执勤第三支队奉节中队一堂“军民路·致富路”微课,以独特的视角、诙谐的讲述、动人的故事成功“出圈”,被收入支队精品课程库。

这堂微课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讲到如今通往脱贫致富的水泥路,生动再现了支队官兵助力“第二故乡”发展建设的倾情付出。主讲人唐振坤介绍,当地群众将这条路命名为“军民路”,寓意着军民鱼水一家亲。

执勤第五支队彭水中队时任指导员杨雪冉回忆:刚到中队上任时,前任指导员与他交接了捐资助学这项特殊工作。捐助对象小燕的父亲因意外离世,家庭经济困难。200元、500元……官兵将平时省下来的津贴、工资捐给女孩,帮助她完成学业。当小燕带着西南政法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中队报喜时,官兵们十分欣慰。

文碧清老人是2位烈士的母亲,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无依无靠。中队官兵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20多年来,一茬茬官兵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老人深情地说:“我把两个儿子献给了党,党却给了我无数个儿子。”

弹好“协奏曲”,激发建功立业的使命担当

武警重庆总队注重探索“情感共维系、家庭共守护、荣誉共分享”的亲情助教模式,把官兵亲友情真意切的嘱托作为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在官兵与部队、家庭、社会间串起一条红线,让每名官兵真切感受到亲友是坚强后盾,共同弹出一首亲情“协奏曲”,引导官兵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军人之责,激发建功立业的使命担当。

情感共维系:打通亲情链路,教育官兵敬老孝亲

“只有打通亲情链路,让每名官兵懂得敬老孝亲,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亲情助教的效能。”在总队宣传处副处长孟宪辉看来,形成“部队—社会—家庭”教育闭合回路,有助于加深官兵对家国担当的深度思考,激发投身强军实践的行动自觉。

他们聚焦官兵思想实际,在部队开展“周周通电话、月月连视频、常常尽孝心、人人有存款”活动,制定12条具体措施帮助官兵密切家庭关系、浓厚父母亲情。

执勤第一支队南川中队公开栏上张贴的汇款明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张明细表中,转账金额有多有少,但官兵们无一例外地把每月攒下的津贴、工资都转给了父母。

家庭共守护:营造亲情氛围,引导官兵稳心舒心

帮助官兵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营造温馨的亲情氛围,是暖兵心稳兵心的实在举措。该总队紧盯实际问题思考破解之策,积极联系驻地心理医生及模范家庭成员来队召开座谈会,分享经验;组织开展婆媳关系、育儿早教、夫妻相处等系列讲座;利用假期时间,有计划组织官兵带家属短期疗养。一个个实在暖心的举措,帮助官兵化解了与亲人之间的矛盾,营造了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

“家人的理解支持,让我能够对工作心无旁骛,特别感谢妻子的默默付出。”前段时间,机动支队组织的“构建和谐家庭 共创美好未来”专题讲座现场,被大家笑称“直男”的一级上士钟天涯当众说出了藏在心底的话,台下的妻子感动得红了眼眶。

今年“六一”儿童节,执勤第一支队组织开展“萌娃进军营”主题亲子活动,邀请军娃进军营体验军人的岗位,现场气氛十分活跃。7岁的军娃李子贤说:“听了爸爸和叔叔们的故事,看到光荣榜上爸爸的照片,我感到很骄傲!”

荣誉共分享:感悟亲情力量,激发官兵前行动力

执勤第五支队政治工作处原副主任王垚积极参与驻地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帮助3个贫困村、215户村民脱贫致富。“看到你被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我更加理解了军人的不容易。”在重庆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身披绶带的王垚在后台与妻子视频通话,妻子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为丈夫“点赞”。

在执勤第五支队举行的“我的成长故事”事迹报告会上,9名基层官兵代表分享成长经历,为全体官兵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报告会上,因勇救落水儿童荣立三等功的战士任泓达的讲述,赢得观众热烈掌声。台下,他的父亲见证了这一荣誉时刻,激动地说:“感谢部队培养,让我的孩子成了响当当的男子汉。”

思想教育要注重与社会、家庭间的多向交流。该总队利用晋职授衔、表彰大会等时机,邀请官兵亲属来队观礼,结合年终评选“十大强军标兵”“最美军嫂”。

如今,浓厚亲情关系的内容被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项目清单,官兵们在关于“家”与“国”与“乡”的深度思考中提高思想认识,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矢志报国意识更加强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