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明更“清明”,江苏鼓励厚养薄葬、绿色低碳祭扫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2 22:41

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弘扬孝道、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3月25日至27日,清明节前夕,现代快报记者在徐州、连云港、扬州等地走访发现,以人文生态、公益惠民为导向,江苏各地都在鼓励和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大力营造文明丧葬新风。

魂归自然,生态安葬逐渐深入人心

3月27日,扬州西屏山人文纪念园举行了首场生态葬启动及集中安放仪式。

扬州西屏山人文纪念园举行首场生态葬启动及集中安放仪式 主办方供图

在庄重肃穆的礼仪护卫队陪护下,在低回婉转的民乐声中,12名逝者家属代表送别亲人,让生命在绿色中永恒,将思念永远留在青山绿水之间。

家属代表叶振卿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选择生态葬是她外公的遗愿。“外公生前就说不喜欢传统的墓葬,觉得被禁锢在一个小隔间里。他喜欢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我们也尊重他的遗愿,选择了树葬。外公生平喜欢花花草草,这里就像公园一样,我刚才还看到树上有鸟窝,我想外公也会化成风、化成雨,滋润每一株花花草草。”叶振卿说。

近年来,扬州市不断深化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的新风尚正在兴起。从政府给与补贴、鼓励参与,到市民积极响应、主动报名,践行生态葬的家庭逐年增加,生态殡葬文明新风正在兴起。扬州市采取骨灰立体式存放、花坛葬、草坪葬、树葬和其他节地葬已近3000具,节地生态葬比例为13%。

清明更“清明”,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厚养薄葬、绿色殡葬理念已渐成风尚,献一束鲜花、忆一段往事、寄一份哀思,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张集公墓

位于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黄龙山的城市公益性公墓是徐州市首家绿色无烟公墓。“我们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每家免费提供三枝菊花,还免费提供祈福卡,填写完成后,可以在祈福树上悬挂。”该公墓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特别设置了鲜花采摘区,为市民提供祭扫鲜花。“冬季鲜花凋零时,我们会为市民准备单枝菊花;鲜花盛开的季节,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指定区域自助采摘鲜花。”墓园内的便民服务柜还提供采摘鲜花的工具及黄丝带、电子香炉等设备工具,让逝者家属通过自己动手的形式,更好地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也让祭扫更有仪式感。

全省第一家生命文化教育馆开放

“如果我要离开了,我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要离开了,我最想见的人是谁?”……走进连云港殡仪馆的“生命回归园”,你将迎来诸多关于生命的“考题”。而当你有了答案,对生命的理解或许会更加通透。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生命回归园”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全省第一家生命文化教育馆,也是江苏首个面向大众开放的生命文化展示中心。连云港市民政局副局长叶劲松介绍,国内生命教育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他们请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给予设计方向。最终生命文化教育馆被分为敬畏生命篇、超越生死篇、生命传承篇和生命智慧篇,通过把生与死的议题推到人们面前,从而使人们正确看待死亡,敬畏生命,激发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殡仪馆作为民生窗口,在殡葬活动中增加生命文化教育的权重,进行更系统的思考,探讨更多、更科学的做法,是推动殡葬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叶劲松介绍。

提倡厚养薄葬,办场白事少花万元

新沂市瓦窑镇柳集村文化礼堂内,摆放着十张大圆桌。柳集村党支部书记池飞鸽告诉记者,村民以前办事都要搭棚子,或去镇上,很不方便。2022年建成的红白喜事礼堂解决了居民们的后顾之忧。这里离居民区不远,环境也不错,也不会扰民。池飞鸽告诉记者,对于村民们来说,最大的益处是通过移风易俗给大家省钱。“场地是免费给村民使用的,只要付水电、燃气费这些就可以了。与此同时,我们有规定,办事不超过500元一桌,与以前相比,一场白事办下来,能为村民省下万元左右。”池飞鸽说。

柳集村文化礼堂

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音响播放哀乐代替唢呐吹响、公墓集中安葬……通过30多年的不断努力,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已成为新沂市邵店镇朱圩村的村规民约。村干部刘春亚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宣传‘不摆宴、送油米面’等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累计为老百姓减轻人情负担300余万元。我们每年还会评出移风易俗‘省钱大总’。”

侍圩村乡村大舞台

3月26日,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圩村,一场以绿色清明为主题的活动在乡村大舞台举行。村民们聚拢在一起看淮海戏小花船,村党总支书记侍军忙着发宣传册。“我们利用清明节、中元节等重要祭扫节日契机,通过乡村大舞台文艺汇演、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工作。”

近三年全省共完成350个殡葬领域为民办实事项目

近年来,全省各地围绕建成“逝有所安”,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和丧葬礼俗改革,以人文生态、公益惠民为导向,鼓励和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大力营造文明丧葬新风。

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了解到,江苏持续把新建、改扩建100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近三年共完成350个殡葬领域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对41个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激励支持。

江苏持续推进绿色生态殡葬。近两年先后出台的《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对绿色生态殡葬作出制度安排。目前,全省共建成生态墓园996处,提供近160多万个节地生态安葬墓(格)位,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均已出台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十四五”以来全省采取不保留骨灰生态葬法的人数达3万人,每年生态葬奖补资金近6000多万元,绿色生态殡葬扎实推进。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何正标告诉记者,下一步江苏将持续推进城市公益性安放葬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益性安放设施服务保障全覆盖。深化丧葬礼俗改革,大力推行绿色生态殡葬开展殡仪服务领域专项整治,让文明殡葬、生态安葬、厚养薄葬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加强殡葬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身后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骨灰流向闭环管理,加快实现殡葬业务办理数字化、网络化和规范化。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