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高龙 龙年起舞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9 01:35

高龙表演,吸引众人

高龙巡演成员与观众互动

高龙扎制团队成员

化灯

扎龙筋

贴龙鳞

穿龙衣

扎制完毕,检查是否对称

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文/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刘卫祥接过80多斤的高龙龙头,调整重心步伐,将龙主骨底含在口里,由下齿托住,而后双手叉腰,随着鼓点搓步游龙。冰天雪地里,高龙龙头在刘卫祥的口中岿然不动,这招绝技“口衔齿托”引发阵阵喝彩。

2月24日,元宵佳节,汉阳江欣苑社区举行了传统舞高龙闹元宵活动。在高龙博物馆前小广场上,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馆长陈满祥带着舞龙队在社区内沿路舞龙。

“八方来财,十全十美呐。”每到一处,年长者手持号子灯领头吟诵祝福语,持灯舞者“吼”声呼应。汉阳高龙的舞法与中国所有的龙灯舞法不同,属于竖式(立式)舞法,“舞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卫祥和队友轮流将高龙龙头扛起,众灯节绕圈围龙头跟随鼓点抖动。

“闹年又拜年,送吉祥又祈福。”随着叩、扫、举、抖、顶、托等高龙舞技依次表演,围观接福群众越聚越多,虽值冰雪冷冻天,现场气氛却热闹非凡。

汉阳高龙是湖北特有的一种龙灯艺术,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盛行于武汉汉阳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1999年12月,“武汉高龙之舞”代表团受邀参加中华舞龙大赛,喜获“国安杯”和“山花奖”头名,喜得“双冠龙”美誉,高龙一时繁盛。

作为中华龙舞的优秀代表,高龙在纸扎工艺、结构和造型等方面有很强的独特性。每年农历11月份,馆长陈满祥便张罗起高龙制作。“从选材到制作都很有讲究,对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陈满祥有着40多年的扎制高龙经验,从选材备料、火烤校正、量尺钻眼、扎灯筋到穿龙衣,他娓娓道来每一项工序。

“比例尺寸要恰当、竹篾薄厚要一致、连接处要恰到好处,太极八卦图先剪后粘贴、决不能出差错,每一步骤都不可偷工减料。”陈满祥说,托起扎好的高龙,可见龙额开阔、龙嘴宽深、龙眼浑圆、龙鳞闪烁、龙角粗壮、龙牙有序、龙须飘逸。

待到正月十一举行请龙仪式,为高龙点睛开光,龙便幻化为神灵附体之躯。

2月24日这天,由于天气原因,陈满祥决定将原本晚上的舞龙表演改到下午。令他没想到的是,随着表演开始,前来观看的居民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让他对拯救这项快要失传的非遗文化充满了信心。

“游龙”完毕后,便要举行化龙仪式。舞龙队来到一处有水的空地,将高龙龙头、龙身、龙尾用火烧掉。

高龙通体化为火龙之时即是抢福之时,“高龙身体对应福禄寿禧,每一片鳞甲都会带来福气。”陈满祥说,抢到龙珠,则吉兆财源广进;抢到龙须,则寓意吉兆长寿永年,添丁加口……

当高龙彻底变成一条火龙时,有的虔诚叩首,祈求福旺消灾;有的抬头望着烟火,闭目许愿,带着希冀开始新一年的征程。陈满祥也有梦想,他希望汉阳高龙重回“双冠王”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