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 打造现代化水网 谱写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6 21:27

永川区神女湖

永川地处成渝发展主轴,是长江进入重庆的“第一道关口”。如何兴水利、除水害?是一道永川水利人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永川水利工程体系既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建设的承接,又是重庆现代化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融合于长征渠引水工程等国家骨干水网体系中,又贯通于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中,形成了国家、市级、区级水网互联互通的局面,成为全市水网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永川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永川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水网,奋力谱写永川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

构建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6月,走进位于临江镇天星村境内的临江加压站,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施工,配水井、调蓄水池、加压泵房等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准备设备安装。

作为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中装机容量最大的加压泵站,临江加压站总装机容量37.52千瓦时,承担向永川、铜梁、大足、荣昌供水任务,日供水量约138万立方米。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重庆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跨多个区域重大调水工程。其中,永川段涉及8座隧洞,总长19.9公里。目前已贯通隧洞6座、总长19.51公里,占隧洞总长的98%;输水管道工程已完成管道安装约86.59公里,占管道总长99.69公里的86%;临江加压站、邓家岩提水泵站等多个泵站工程总体进度按时推进。截至目前,永川区累计完成总投资24.2亿元,完成工程总量的75%。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永川段)是全区的标志性骨干水源工程之一,将有效改善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情况,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永川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全区正围绕“强骨干、增调配、成网络”的思路,构建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当前,永川正推进一批标志性骨干水源工程。合理利用过境水、当地水,构建以大中型为主、大中小微并举的水源工程体系,形成多源互补、区域互通、互为备用、集约高效、保护优先、充分利用的供水水源保障和利用体系,补齐工程缺水短板。加快谋划一批水源工程、连通工程,合理优化利用市级水网永川分水指标。

同时,有序推进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服务,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近年来,新改建仙龙、三教、陈食、朱沱等片区老旧供水管网400余公里,定期对全区在线运行的29座农村水厂消毒设施、检验检测设备、加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建成凤凰湖水厂,新增供水能力3万立方米/日,有力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形成水源统筹、水量保障、水质安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

此外,永川区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完成上游、卫星等4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任务,畅通供水网络“毛细血管”,提高灌溉供水保障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完善生态保护体系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仲夏时节,万物荣华。行走在长江支流——永川区境内的临江河岸边,两岸的花草林木随着清澈的河水舞动,不时有水鸟从水面掠过。是水,赋予了永川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灵气和神韵。

作为浅丘型地区源头性中小河流的代表,临江河枯水期来水少,集污面大,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以前很多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进临江河,枯水期的时候,河里流的都是污水。”河流附近的居民回想起曾经令人避之不及的场景不禁感叹道。

为此,永川区把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累计整治流域各类污染源4万余处、新建城乡污水管网380多公里,维修和改造城区原有管网72公里……持续数年的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圣水河和临江河先后获评“重庆市最美河流”;2022年临江河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项目,2023年通过水利部复核评估。

临江河是永川水利坚持久久为功绘就人水和谐美丽画卷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永川水利按照“重保护、强修复”的思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以临江河为核心、次级河流为骨架、小支沟为网络,实施水生态保护及修复,完善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体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强化生态流量监管。加快推进永川境内16条主要河流健康评价,印发实施《永川区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加强生态流量管理,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自然封育、水环境治理等综合措施保护和修复水生态。

加强岸线管理保护。完成长江、大河溪等13条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及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有管理任务的18条河流的划界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推进“四乱”问题排查治理;组织开展联合统一清江行动,始终保持对非法采砂高压严打态势。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与监管。2018年-2023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8.36平方公里,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84个、水保生产建设项目验收报备295个,完成勤俭水库径流小区监测点、来苏镇关门山小流域综合监测站年度监测任务。

积极开展生态补水工作。按照各河流生态补水需求,利用自然河道或河库连通工程,及时调度付家洞水库对大陆溪、人民水库和白露头水库对九龙河和小安溪、上游水库、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对临江河进行生态补水,通过多源互补、互济互通,生态补水量可达2180万立方米/年。

加强河库综合治理。完成大陆溪、临江河等河道综合治理90公里,新建改造水库7座,除险加固水库39座,全力确保河库安全。

用好“智慧河长”系统

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发展

5月21日12时35分,清溪桥下游300米处,河边步道积水;5月22日9时19分,金域蓝湾大门口挡水堤有枝条阻拦;5月27日8时52分,萱花路永红厂团结桥暗河出口,雨水导致河水混浊……一条条现场问题反馈和跟踪、处理、完结信息,便捷清晰地呈现在“智慧河长”系统。

“以数字赋能推动水利工作智能化,已成为永川高效保护流域水环境的‘利器’,为永川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精细化、智能化支撑。”永川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智慧河长”系统利用终端物联、集成融合等技术手段,通过建立自动化数据采集网络,整合、集成、接入了永川区82座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及监控数据,453家工业企业的污染普查数据,5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在线监测数据,168个水文相关测站在线监测数据,以及22个河道视频监控、100个手工监测断面监测等动态数据。同时,将永川区500余名区、镇、村级河长和104名河道网格专管员全部纳入“智慧河长”系统统一管理使用,从而实现有关工作人员全员通过该系统更快捷高效地履行巡河护河等职责;开发使用智慧河长App巡查水库,建成小型水库综合监测平台,实现全区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全覆盖,建成水位站130个,雨量站130个,安全监测自动化站点70余个,水库综合监测平台完成等级保护二级建设并通过专业机构测评完成等级保护备案。

下一步,永川水利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聚焦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水生态调度、工程安全管理等需求,在充分共享数字重庆算力资源、数字孪生长江数据与模型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智能业务应用,打造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永川数字孪生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