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让每一件民生实事写满幸福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5 13:35

国家中职示范学校隆化职业中学

南川区三泉镇和美乡村

南川区人民医院志愿者指导市民使用“掌上南医”进行挂号。

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群众幸福持续“加码”。

“把房间改成了单间配套的客房,把厨房和猪圈改成了书吧、茶吧。”如今,南川三泉镇观音村村民夏奎的“松见筱驻”民宿,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普通房舍变身为网红民宿,得益于南川实施的“和美乡村建设项目”。

“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正是南川在2023年投资29.34亿元推进实施的21项民生实事之一。

南川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川深入基层一线,摸清社情民意,聚焦群众与民生实事项目契合程度,紧紧围绕群众期盼、民生需求,从老百姓最需要、最关心的领域入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南川2023年21项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医疗、出行、养老、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完善、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领域。

在教育文化方面,南川继续推进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项目,依法依规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在文体惠民方面,南川在2023年免费向市民开放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升级公共文化阵地,举行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讲座、展演、展示、培训等文化活动…… 

在医疗养老方面,南川区实施医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南川区疾控中心、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综合楼建设,启动长亭、龚家塘等一批养老服务设施项目。

“我们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科学精准谋划民生实事,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川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川以推进实施民生实事为契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人民的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品位、更有奔头。

医疗卫生打造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今年30岁的朱莉前不久到南川区妇幼保健院建档并进行第一次产检,医生罗红在区域妇幼系统中就看到她此前在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B超结果,“时间隔得不久,这次产检你就不用做B超了,只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型等其他的产前检查项目即可。”罗红说。

同时,该系统还将服务信息和结果推送至朱莉居住辖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由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日常健康管理服务。

果然,就诊第二天,朱莉就接到了西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温馨提醒她要注意营养均衡,“下次产检时间到了我会提醒您的,您分娩出院后7天内,我们还会安排医务人员上门为您免费服务,进行入户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原来,南川聚焦妇幼系统分散、信息混乱、门诊与保健系统不互通、产检机构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由区卫健委创新开发区域妇幼系统,功能应用覆盖全区孕产妇和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有效整合分散的妇幼健康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和妇幼健康信息标准与规范,实现全区助产、管理、基层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建成“甲地建卡、乙地保健、丙地分娩、丁地成长”的全流程保健模式和卫健委、妇幼保健院、产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妇幼相关机构全程全周期无缝衔接的协同管理模式。

不仅是区域妇幼系统。南川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沈国亮介绍,南川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打造区域数字健康平台。经过6年建设,平台现已集成区域妇幼、学校晨午检、爱国卫生等28项功能应用,涵盖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及个体诊所数据,集成54万余份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在册用户6000余人,基本实现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一张网”,实现医疗卫生数据纵向互动,横向共享,为南川居民打造以人为本的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南川区域数字健康平台还实现了远程诊疗“一键通”,即基层群众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影像将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区人民医院,由上级医生进行远程查看、诊断,并提出治疗建议,让群众可以在家门口看好病,也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南川远程诊疗还延伸至贵州息烽县,累计服务当地患者2.9万人次。

下一步,南川区还将深化信息化应用,将村卫生室、诊所全覆盖纳入数字化平台管理,持续完善 “区、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形成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协作机制;结合数字健康协同治理场景建设,持续整合就医诊疗数据,推广“健康南川”微信公众号,形成面向家医签约、妇幼保健、报告查询等方面的“便民清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方式与四川广元、都江堰、乐山卫生适宜技术协作平台。